文徵明

遇见春天

春光四月,万物复苏。农耕的烟火悄然打破了城市的宁静,炊烟袅袅升起,一幅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尽收眼底。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美得令人心醉。或许,这就是春天的脚步,轻盈而坚定。

瑞华 柏油 关不住 文徵明 春风秋雨 2025-04-27 00:06  3

你的藏品一定要有生命力,而且越来越旺盛才说明你玩得对路

在收藏领域,“藏品要有生命力且愈发旺盛”不仅是对收藏成果的高度认可,更是衡量收藏理念是否正确的重要标尺。真正的收藏绝非简单的物质囤积,而是通过持续激活藏品的文化价值、情感价值与社会价值,让其在时代更迭中不断生长。这种“生命力”的延续与勃发,恰恰印证了收藏者对藏

藏品 苏州博物馆 谷崎润一郎 收藏者 文徵明 2025-04-18 05:27  4

谁还没被“灵魂拷问”?回答我!

“苏轼”调侃:“找怀民聊聊天怎么了?回答我!”“唐伯虎”哭诉:“你以为我不想考科举吗?回答我!”“扁鹊”开怼:“你这会还在刷手机,肝气郁不郁?眼睛酸不酸?回答我!”最近,许多历史人物被AI技术“复活”,顶着书本上的形象穿越时空,带着沙哑的嗓子、夸张的表情,中英

灵魂 解州 史海 文徵明 翰林院 2025-04-01 00:06  7

AI复活老祖宗“开怼”!历史知识竟以“暴脾气”方式钻进大脑

“早上被王羲之骂,中午被赵孟頫骂,下午被宋徽宗骂,晚上没睡着还要被李时珍骂……”近日,一系列以“回答我”为主题的AI古人视频在以苏州博物馆为首的视频账号上爆火,先是唐伯虎、文徵明、祝枝山等艺术大师纷纷复活,用现代语言和情绪化的表达方式向观众发出“灵魂拷问”。

历史 李时珍 暴脾气 苏州博物馆 文徵明 2025-03-20 15:08  7

文徵明耄耋之年书就《琵琶行》,可谓人书俱老、浑然天成

文徵明(1470年-1559年),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被誉为“吴门四家”之一。他在八十八岁高龄时(公元1557年),以耄耋之年挥毫泼墨,创作了行书艺术的瑰宝——《琵琶行》。这幅作品不仅是文徵明晚年书法艺术的巅峰之作,也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杰作,现珍藏于湖南

琵琶行 行书 文徵明 湖南省博物馆 乐府 2025-03-16 16:49  6

明朝书画艺术:承前启后的辉煌篇章

明朝,从公元1368年至1644年,在中国书画艺术的历史长河中,占据着极为关键的承前启后之地位。这一时期,书画艺术蓬勃发展,其进程犹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宏大画卷,可清晰地划分为三个各具特色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宫廷艺术与民间创作相互交融,传统技法与创新理念激烈碰撞

明朝 书画艺术 文徵明 明朝书画艺术 董其昌 2025-03-12 07:15  7

楷书像假装正经的渣男,行书像假装不正经的直男

楷书在唐代完成规范化(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为代表),其工整严谨的结构恰似"社会精英"的完美人设。正如渣男精心打造的得体外表,楷书每个笔画都恪守"永字八法"的规范,横平竖直间暗藏计算。但正如过于完美的表象易流于虚假,楷书的程式化书写也可能丧失艺术灵气,正如《书

直男 楷书 行书 钱若水 文徵明 2025-03-09 23:33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