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征兵,我体检合格,支书儿子却顶替我当了兵,后来事情的发展谁也没料到
1970年部队征兵,我从知青点报名应征,体检合格,没想到体检不合格的大队支书儿子却顶替我的指标入伍到了部队,无奈我只得返城找工作,后来事情的发展我也没料到。
1970年部队征兵,我从知青点报名应征,体检合格,没想到体检不合格的大队支书儿子却顶替我的指标入伍到了部队,无奈我只得返城找工作,后来事情的发展我也没料到。
1966年征兵,生产大队马队长来到我家,说儿子马建国通过了体检和政审,劝说父亲让我应征,想让我陪着他瘦小的儿子入伍好照顾他,我父亲竟然爽快地答应了,我和马建国果真到了部队,结局谁都没预料到。
"走吧,老兵!该回家了,明天就是你的大喜日子了!"老付拍了拍我的肩膀,递过来一杯高度白酒。我仰头一口干了,酒液顺着喉咙烧到胃里,眼泪却不自觉地流了出来。十几年的军旅生涯,从那个武装部长骑自行车带我去体检的场景开始,恍如昨日。
我和张忠义先生既是同乡、同学,又是战友、同事。我俩同年出生,上高中时是同班同桌同学,高中毕业后又同年一起入伍来到塞上宁夏。开初,他在同心县中队,我在青铜峡县中队。1975年,他调银南军分区,我到青铜峡县武装部。后来他又调到宁夏军区、兰州军区,又到宁夏军区独立团
"去不了了,李队长说我超龄了。"我把征兵通知单揉成一团,狠狠地砸在墙上,声音哽咽得厉害。屋外,知了叫得震天响,灼热的阳光无情地烤着这个北方小镇的每一寸土地,也烤着我那颗火热却又失落的心。
1978年深秋,一个飘着细雨的下午,我穿着笔挺的军装站在了离别五年的家门口。激动的心情还未平复,迎面而来的一幕却让我愣在原地:妻子小芳牵着一个四岁左右的小男孩站在门前,孩子好奇地望着我,喊了声"妈妈,这是谁啊?"
那是1972年的夏天,知青下乡政策正如火如荼地执行着。我,李志强,一个刚满18岁的青年,像千千万万的年轻人一样,面临着人生的重大抉择。
3月11日,新田县金盆镇2015年春季新兵欢送会在镇政府会议室举行。此次全县共征集新兵45人,其中金盆镇有3名新兵光荣入选,将投身火热军营,为国防事业贡献力量。
在国防教育和军事文化传播的版图中,武装部展厅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宛如一座承载国防精神的殿堂,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向大众展现着国防力量的强大、军事历史的厚重以及国家对国防建设的坚定决心 。
"没你当兵的命,小子!"武装部的李部长一拍桌子,蛮横地打断了我的话。眼看着村子里几个体检合格的青年都已领到了入伍通知书,唯独我名落孙山,心里那个急啊!我刚要再争辩,李部长却斜眼看我,"成天往这儿跑有啥用?回去等通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