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销200万册的“印刷体”:田楷把欧阳询气活只需三步?
关键转折点:1905年科举废除。馆阁体下岗再就业,改头换面成"规范字"。
关键转折点:1905年科举废除。馆阁体下岗再就业,改头换面成"规范字"。
今年清明刚过,南开大学书法教授田蕴章在抖音上传了段视频。老爷子戴着老花镜伏案挥毫,宣纸上铺开的正是欧阳询的《九成宫》。评论区炸开了锅,有人说"笔力犹胜当年",也有人直言"结构松散"。面对争议,田蕴章只淡淡说了句:"我写得不好,但已尽力。"
田英章更倾向于“技术层面的书法家”,或可称为“传统楷书的当代代表”。他的价值在于对经典技法的传承与普及,而非艺术创新。是否将其归为“字匠”,取决于评价者更重视书法的艺术性还是技术性——若以“独创性”为最高标准,批评者的质疑有其合理性;若以“技法传承与教育贡献”
崔寒柏先生对自己的楷书是极为自信的,他斩获第七届兰亭金奖的一组作品中有两幅是楷书,并且都是在其直播间在网友的见证下一次创作成功的,这样的能力和自信,足以证明崔寒柏先生楷书造诣之深厚。
第七届兰亭金奖得主崔寒柏先生对自己的楷书是颇为自信的,他获奖的两幅楷书作品都是在其直播间在网友的见证下一次创作成功的,这样的勇气和能力远超那些复写择优的书家,如此功力源于他对楷书的深刻理解。
今日已故田楷创始人田英章之子田雪松在直播中谈到很多人认为田书过于单一,不如欧楷丰富,他对此做出了回应,虽然举有例证,但是他的观点依旧难掩其对书法,特别是楷书的认知肤浅,更体现出他对欧楷认知的局限。
田英章的“田楷"以规范化著称,形成"点画精准、结构严谨"的量化标准,如笔画角度精确到45度,结构比例以黄金分割为准则。这种工业化教学模式虽便于速成,但被批评为"书法美术字化",削弱了传统书法的笔墨意趣。田氏书法教育集团已在全国设立300余个教学点,年培训学员超
欧阳询(557—641)作为初唐楷书四大家之一,其书法艺术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里程碑意义。他开创的“欧体”楷书体系,不仅终结了魏晋南北朝以来南北书风的分野,更奠定了唐代“尚法”书风的基础,成为后世楷书发展的核心范式。
在近年来,田楷书法在网络上迅速走红,成为了众多书法爱好者的学习对象。其工整的笔画、严谨的结构,让无数人为之倾倒。然而,就在田楷书法火出圈的同时,一些专家却对其提出了质疑,认为田楷书法缺乏艺术性和创意。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田楷书法真的没有艺术性吗?普通人又该如何
田英章(1950年-2024年9月28日),字存青、存卿,出生于天津市,先后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日本东京学艺大学,中国当代书法家,被誉为“当代欧楷第一人”。在楷书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他的书法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田英章先生作为当代楷书领域的代表性书法家,其书法教学影响广泛,弟子众多。最出名的就是下面的这四位,大家来看看他们的作品,这样的千人一面的作品真的好吗?欢迎你留言讨论
楷书作为书法艺术的基础,历来是书法爱好者入门的重要方向。在众多楷书流派中,“田楷”因其规整的风格和广泛的传播,成为普通人学习楷书的选择之一。
作为当代楷书领域的标志性人物,田英章以“田楷”闻名,其作品兼具传统规范性与现代审美特征,却在艺术性与创新性上饱受争议。本文将多维度剖析其书法之“得”,同时围绕风格固化、创新局限、教学争议等探讨其艺术之“失”,试图在客观评价中还原一个立体的田英章。
我是永乐,在琉璃厂混了三十年笔墨饭的老书贩。今天说句得罪人的大实话:田楷就像方便面,吃两口顶饿,但你要说这是满汉全席?
根据北京日报客户端2025-02-25 21:14消息,2月25日,山西省文联第十届主席团选举产生,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无疑是山西省书协秘书长荆霄鹏当选山西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书协理事、山西省书协主席石跃峰却未能选入主席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