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山东招生组组长毛予倩:南大人工智能通识课 让每个学生都懂AI
4月10日,由潍坊市招生考试研究院、中国教育在线共同举办的“2025年全国重点高校高中协同育人对话交流会”在潍坊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以及200余所高校、高中代表和教育界专家学者近300人参加本次大会。大会以“大中协同育人 共筑教育强
4月10日,由潍坊市招生考试研究院、中国教育在线共同举办的“2025年全国重点高校高中协同育人对话交流会”在潍坊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以及200余所高校、高中代表和教育界专家学者近300人参加本次大会。大会以“大中协同育人 共筑教育强
《十万个为什么漫画版》主要是通过有趣的漫画形式激发孩子的好奇心,适合5-10岁孩子,内容偏向于基础科学知识和趣味问答。
它原本是说,现在很多社交平台看到的内容都失去了“活人感”,完美精致的人设,精心设计的“爽点”,内容咋一看逻辑清晰、很有道理,但是细品又觉得没什么意思,没有感情、没有生命力。
《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人才发展报告》指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广泛应用,对AI人才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各个岗位都面临着人才短缺的问题。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需要具备多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即“人工智能+X”型人才。
2025年3月28日至30日,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出版事业部主办的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学改革交流会在四川省成都市隆重举行。北京中云国创数据科技有限公司CEO王一民应邀出席作《智启未来—全面拥抱AI通识教育新时代》主题报告。
在过去一年中,立陶宛的维尔纽斯大学有 10 名学生因违反 AI 的使用规定而被开除。据了解,维尔纽斯大学开除学生是因为这些学生在作业、毕业论文中不当使用了人工智能。所谓不当使用,是指未明确说明或披露使用了人工智能。
科技创新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全球,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与商业格局。从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到新能源领域的蓬勃发展,再到元宇宙概念掀起的数字化变革,科技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与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具备科学精神与科学素养的商业人才显得尤为关键
在过去一年中,立陶宛的维尔纽斯大学有10名学生因违反AI的使用规定而被开除。据了解,维尔纽斯大学开除学生是因为这些学生在作业、毕业论文中不当使用了人工智能。所谓不当使用,是指未明确说明或披露使用了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教学过程?数学究竟如何深刻影响人工智能的发展?3月28日19:30,《AI精品通识课》第一讲准时开播,让我们一起锁定董彬教授带来的《AI揭开数学之美》——
清睿的《ERUDI人工智能通识课》是清睿针对中国中小学推出的人工智能通识课,该课程由第三次人工智能浪潮的一线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和产业推动的亲历者、领跑者,国家特聘专家朱奇峰教授领衔设计和主讲。
美本继续放榜!当地时间3月24日,哥大放榜,此前麻省理工、加州理工、圣路易斯华大、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卡耐基梅隆等高校均已发出录取通知。所有院校中国学生录取均可通过翠鹿升学榜小程序查看动态更新:
全书内容的设计层层递进。先从关于《黄帝内经》“封神”的祛魅,到其成书的考证,论述《黄帝内经》怎样一步一步被构建成为中医学之经典;再从《黄帝内经》知识的述要,分宇宙、生命、疾病、养生四大主题,精选核心问题论述《黄帝内经》的精髓内容,展现中医学知识的构建;最后从《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战略部署,全面落实《国家职业教新,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等政策要求,切实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
如果孩子从小大量阅读科学、技术、自然、历史、文化书籍、杂志和文章,可以有效提升孩子认知世界、独立思辨的能力。孩子的阅读乃至应试都会呈现出“能力强、潜力大、后劲足”的特点。
在中山市弘科未来学校,一场“AI+教育”的革新正在进行。小飞8的央馆课程上,学生正与AI进行一场“思维对决”——在编程与合作中感受智能小助理的魅力;未来派V的综合实践课上,教师带领学生利用AI生成和模型搭建,探索工程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国际化融合高中部的
“自由而无用”的复旦民间校训尤在,如今高调转向“文理医工四轮驱动”格局。这一国内顶尖高校“大手术式”的改革利刃,切向的不仅是学科结构的优化调整,更戳中了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层痛点:当人工智能、芯片医工等“硬核”领域成为国家战略焦点,人文社科的位置该如何锚定?这
18日晚,人工智能通识及应用网络专题培训在省委党校正式拉开帷幕。开班第一课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讲授,全面分析了全球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行业应用和产业生态。
文科专业学生也要学习人们传统印象中属于理工类的人工智能课程,在这所学校不是什么新鲜事。“从2019年起,就在学校安排下给非本专业学生讲授人工智能相关课程了。”赵转哲表示。
在社交媒体铺天盖地的“奶茶自由”“樱桃自由”标签下,当代女性被消费主义裹挟,陷入“伪自由”的陷阱。
在人工智能深度融入日常生活的当下,人工智能老师的出现可能催生哪些教育新形态?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教育平台发挥了哪些支撑作用?2025年全国两会上,“人工智能+教育”的话题备受关注。3月10日,新京报邀请全国人大代表、专家学者、教育企业代表做客两会直播间,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