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锋辉:身体力行反哺家乡文化建设
“那味道,忘不了。”近日,浦江籍著名画家马锋辉从北京返回浦江,与记者拉起家常,“我们家以前常吃奶奶做的手擀面,她每次还会给我多加点肉或多做个荷包蛋,浦江的街上也开了很多面馆,我慢慢喜欢上了吃面条。”
“那味道,忘不了。”近日,浦江籍著名画家马锋辉从北京返回浦江,与记者拉起家常,“我们家以前常吃奶奶做的手擀面,她每次还会给我多加点肉或多做个荷包蛋,浦江的街上也开了很多面馆,我慢慢喜欢上了吃面条。”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让中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整个国家逐渐摆脱战争余波,掀起轰轰烈烈的建设浪潮。经济恢复、农村建设、社会改造,城市与乡村的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然,在社会巨变带来希望的同时,也会衍生出许多未知的挑战,而身处其时的潘天寿显然以自己
潘天寿(1897—1971),原名天授,字大颐,号阿寿、雷婆头峰寿者,浙江宁海人。现代中国画教育奠基人。1915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求学,得经亨颐、李叔同指导。1923年至上海,常请教于吴昌硕,受其器重。1928年起任杭州国立西湖艺术院国画系教授,历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