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CSCO指南更新!周斐教授谈驱动基因阳性NSCLC治疗新策略与本土化实践
2025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会将于4月18-19日在泉城济南隆重召开。作为国内肿瘤综合治疗领域的年度盛会,届时来自全国的肿瘤治疗领域的顶尖专家将齐聚一堂,结合最新的循证证据,对各瘤种的诊治策略作出及时的更新和调整,并以讲座和报告的形式对指南内容进
2025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会将于4月18-19日在泉城济南隆重召开。作为国内肿瘤综合治疗领域的年度盛会,届时来自全国的肿瘤治疗领域的顶尖专家将齐聚一堂,结合最新的循证证据,对各瘤种的诊治策略作出及时的更新和调整,并以讲座和报告的形式对指南内容进
近年来,免疫治疗的出现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带来了显著的生存改善。对于其中庞大的老年患者群体,常因药物代谢、器官功能、免疫状态等因素,对免疫治疗耐受性不佳。因此,既往治疗模式偏向于保守,难以从免疫疗法中充分获益。临床上,选择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的免
中国人群中已发现的驱动基因里面EGFR突变的人群是最多的,EGFR 19外显子缺失和21 L858R突变患者的占比以及治疗效果的差别一直都是有变化的,变化依赖于检测技术的更新迭代,早期检测技术不够敏感,EGFR 19和21突变的占比在60%和40%左右,因为E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重要驱动基因突变,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的靶向治疗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存预后。然而,随着治疗选择的不断丰富,临床上面临的关键问题日益凸显:在优化EGFR突变阳性NSCLC的一线
2025 欧洲肺癌大会(ELCC)已于中欧时间3月26-29日在法国巴黎盛大召开,作为全球肺癌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盛会之一,2025 ELCC呈现了丰富的前沿研究成果与高质量学术报告。其中,探索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在不可切除II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全球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约20%-30%的白人患者和50%的亚洲患者携带EGFR突变[1]。尽管EGFR-TKI显著改善了EGFR突变晚期患者的生存预后,但Ⅲ期不可切除患者的治疗仍面临挑战,此类患者接受放化疗(CRT)后仍面
2025年3月26日-29日,2025欧洲肺癌大会(ELCC)在法国巴黎正式召开。ELCC由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与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联合举办,致力于促进科学发展、传播教育和提高全世界肺癌专家的临床实践,是肺癌领域的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之一。
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总体肺癌的85%[1]。EGFR是NSCLC患者最常见的驱动基因,其中亚裔人群和我国的肺腺癌患者EGFR基因敏感(外显子19缺失或或外显子21 L858R突变)突变阳性率约为40%~50%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我国老年肺癌患者的诊疗负担日益加重[1-2]。真实世界中,约半数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为体能状态较差(ECOG PS≥2)和/或患有多种合并症且对治疗耐受性差的老年人群[3],更多的诊疗需求亟待满足。近年来,随着免疫治疗
2025年欧洲肺癌大会(ELCC)(3月26-29日,巴黎)公布的研究为携带KRAS G12C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治疗提供了新见解。该突变约占晚期非鳞状NSCLC病例的10%-13%(Lung Cancer. 2023;184:107293)。
随着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治疗标准的演进,国际研究持续探索疗效与毒性之间的平衡。2025年欧洲肺癌大会(3月26-29日,巴黎)公布的ETOP AMAZE-lung试验提供了一种无化疗方案,COCOON试验结果为减少皮肤不良事件带来希望
2025年欧洲肺癌大会(ELCC)于3月26-29日在法国巴黎隆重召开。大会第三天的优选口头报告专场2(Proffered Paper session 2)公布了LAURA研究研究结果(摘要LBA4),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志杰/万蕊教授应本刊特邀,就该研究
2025年欧洲肺癌大会(ELCC)期间,意大利IEO欧洲肿瘤研究所IRCCS专家Antonio Passaro教授在争议专场就“目前是否应将TKI联合疗法作为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一线标准治疗”这一前沿议题展开深度探讨。会后,Antonio
对于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化疗联合免疫治疗是标准治疗方案,然后寡残留病灶的处理策略需要继续探索。2025年欧洲肺癌大会(ELCC)公布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朱正飞教授团队开展的一项“巩固立体定向放疗用于寡残留患者的研究”,为这种治疗方式在寡残留患者中的
2025年3月28日,肺愈五年|CameL-sq研究5年OS率全球发布会在2025欧洲肺癌大会(ELCC)召开之际,在巴黎主会场隆重召开。会议连线国内线下60多个分会场,由20余家医学媒体、大众媒体进行全球同步直播,汇聚全球肺癌诊疗领域顶尖学者共同见证Came
2020年,阿替利珠单抗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适应症在中国成功获批上市,成为国内小细胞肺癌(SCLC)领域首个获批的免疫治疗药物,彻底打破了SCLC患者长达30年的“药荒”窘境。作为目前该领域中唯一*公布6年长生存数据的PD-L1单抗,阿替
2025年欧洲肺癌大会(ELCC)以壁报形式发布了“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失败后免疫疗法对生存的影响:Orient-31试验的事后分析”(摘要68P)。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李子明教授应本刊邀请,深度分析了这项研究的结果及临床实践价值。
2025年欧洲肺癌大会(ELCC)于当地时间3月26日-29日在法国巴黎召开,作为肺癌领域备受关注的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之一,ELCC汇聚了全球肺癌诊疗的最新技术及研究成果。
PACIFIC研究证实同步放化疗(cCRT)后给予度伐利尤单抗巩固治疗长达12个月,是不可切除的III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标准治疗。然而,cCRT结束后何时启动度伐利尤单抗治疗仍然未知。一项在日本16家医疗机构进行的II期前瞻性、单臂、开放标签、
近年来,第三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的崛起为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患者带来治愈曙光,但一个关键问题始终悬而未决——更早阶段的IA期患者是否也能从辅助靶向治疗中获益?2025年欧洲肺癌大会(ELCC)上公布的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