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长期吃降压药,会伤肾?
肾脏确实会受到一些药物的影响,但大多数降压药物对肾的伤害很小,在规范使用下对肾脏是安全的。真正需要警惕的是高血压本身对肾脏的损害,这往往比药物影响更为严重。高血压患者应注意定期到医院检查各项指标,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记住,控制好血压才是保护肾脏的关键。
肾脏确实会受到一些药物的影响,但大多数降压药物对肾的伤害很小,在规范使用下对肾脏是安全的。真正需要警惕的是高血压本身对肾脏的损害,这往往比药物影响更为严重。高血压患者应注意定期到医院检查各项指标,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记住,控制好血压才是保护肾脏的关键。
参考文献:Circulation, 2018, 137(20): e578‑e622. DOI: 10.1161/CIR.0000000000000560.
核心数据:夜间血压每升高15/10 mmHg,心脏病风险增加21%!夜间血压比白天更能预测心梗、中风等疾病风险,就像身体在睡眠中“悄悄发炎”。即使白天血压正常,单纯夜间高血压(≥120/70 mmHg)也会让心血管疾病风险飙升38%。
人体正常血压呈现昼夜调节规律,由于日间和睡眠时人体代谢状态存在差异,睡眠时血压相对更低(降低10%~20%),测量夜间血压更有助于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理论上,如果在睡前服用降压药,可能优先降低夜间血压。那么,服用降压药的时间不同,就可能影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
在朋友的认知里,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发生在青年人身上有些不可思议,因为这5名员工看上去很健康,他们自己也表示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情况。我向朋友进一步解释,目前高血压患病人群已经呈现“年轻化”趋势,只不过中青年高血压多呈“隐匿性”,早期常无症状。
尽管目前高血压的治疗已经有了较多的手段,但仍有部分患者血压难以控制。根据《难治性高血压血压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应用了可耐受的足够剂量且合理的3种降压药(包括一种噻嗪类利尿剂)至少治疗4周后,诊室和诊室外(包括家庭血压监测和/或动态血压监测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低血压是脓毒性休克的一个常见特征,从操作层面上定义为平均动脉压(MAP)低于65mmHg。不同版本的《拯救脓毒症运动(SSC)指南》都强烈建议,通过补液来纠正低血压,若补液无效,则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最近,SSC进一步将快速纠正低血压列为重点,作为2018年“首
家属焦急地说他睡前刚和儿子吵了一架,气得血压飙升,吃了两片降压药想压一压,结果半夜突然胸背剧痛,站都站不起来......
高血压,这个被称为全球头号“隐形杀手”的慢性疾病,正悄然威胁着无数人的健康。虽然药物治疗在控制血压方面效果显著,但其潜在的副作用、高昂的费用以及患者对长期服药的依从性问题,让许多人望而却步。事实上,除了依赖降压药,还有一种被广泛认可的“天然降压药”——那就是运
当身体出现一些异常症状时,我们应当提高警惕,特别是当这些症状持续存在或者愈加严重时。在众多慢性疾病中,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危险因素,而血压控制对于降低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风险至关重要。近日,中国健康评估与风险降低全国协作项目(ChinaHEART)研究最新
高血压作为威胁心血管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其传统治疗主要依赖阻断盐皮质激素受体等机制控制血压。然而,部分难治性患者血压仍难以达标。针对这一临床困境,新型醛固酮合成酶抑制剂 Lorundrostat 通过直接抑制醛固酮生物合成的新路径,为降压治疗提供了突破方向。
相当一部分高血压患者由于没有明显症状,并未意识到自己的血压升高。由于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慢性肾病死亡的重要因素,其通常被称为“无声杀手”。你是否了解高血压的最新信息?通过这个简单测试来检验一下你的知识吧~
大量研究证据表明,与白天血压相比,夜间血压是靶器官损伤和心血管事件的更佳预测指标。可能由于盐摄入过多和盐敏感性较高,亚洲人群中夜间高血压的患病率很高,但控制率却比较低,与监测不足和治疗方案不适当等多种原因有关。
冠状动脉钙化(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 CAC)是冠状动脉壁中钙盐的异常沉积,通常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是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2025年的最新医学标准下,血压正常范围的判定需结合临床指南、年龄分层及测量场景综合评估。以下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25年联合发布的权威标准:
大量研究证据表明,与白天血压相比,夜间血压是靶器官损伤和心血管事件的更佳预测指标。可能由于盐摄入过多和盐敏感性较高,亚洲人群中夜间高血压的患病率很高,但控制率却比较低,与监测不足和治疗方案不适当等多种原因有关。
作为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在过去30年间,尽管高血压在中国非常流行,但24小时动态血压控制情况尚不明确。
快速有效控制出血是院前创伤救治的重中之重,《院前创伤急救止血专家共识(2025年版)》针对10个临床问题提出了15项推荐意见,旨在为院前急救人员提供标准化的止血指导。
北京时间3月29~31日,由美国心脏病学会(ACC)举办的心血管领域盛会——ACC.25学术会议在美国芝加哥盛大召开。本次大会学术内容丰富,涵盖心血管各个领域。在本次大会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刘靖教授公布了“24 HOUR AMBULATORY BLOOD 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