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华理出发!脚步丈量新远方!
6月24日下午,2025届毕业生代表座谈会在徐汇校区和平楼第二会议室召开。校长轩福贞出席会议并讲话,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慧锋,校长助理、研究生院院长杜文莉出席会议,26名毕业生代表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会。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沈海涛主持。
6月24日下午,2025届毕业生代表座谈会在徐汇校区和平楼第二会议室召开。校长轩福贞出席会议并讲话,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慧锋,校长助理、研究生院院长杜文莉出席会议,26名毕业生代表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会。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沈海涛主持。
6月19日,我校2025年西部计划志愿者暨第十六届研究生支教团出征座谈会在西土城路校区召开。校党委副书记马启华出席座谈会。
为提升学生科学探索精神,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探索,日前,东北农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贵州龙里服务队志愿者走进龙里县冠山街道奋进社区,给小学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航空航天知识讲座。
6月19日至20日,华中科技大学将分批次举办本硕毕业典礼,现场表彰优秀毕业生及赴西部基层、国家重点单位就业的学子,同步首发以学生成长故事为蓝本的毕业主题MV,通过官方平台全程直播。毕业生党员“最后一课”暨青马学校2025届学员结业仪式、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
在那片充满希望的大宁县的土地上,有一群怀揣梦想、满怀热忱的年轻人,他们来自山西大学支教团。他们坚定不移地扎根山区,以专业素养和创新实践,用自己的汗水与智慧,默默耕耘着校园体育教育的沃土,为乡村学生的全面发展注入一股强劲的、蓬勃的动能。
海洋生命学院“青于蓝”科普志愿服务队联合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市北分局,开展“科普海洋知识,保护生态环境”环保课堂进校园活动
“看到这些文创产品,我对南开大学充满了憧憬,我一定会向着目标奋力冲刺,不辜负他们的期望!”6月3日,南开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的成员们,为阿勒泰地区第二高级中学高三学生送上承载着南开精神的文创产品:印有南开校徽、校训的明信片、笔记本、帆布包等,以独特的方式为
“铜川的五月,和北京真是不大一样。白天热得厉害,阳光晒得人眼睛都睁不开。可一到晚上,风就来了,呼呼地刮个不停,一吹就是一整夜。昨晚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总觉得睡不踏实,脑子里一直惦记着中药园里那几株刚冒芽的藿香苗。
从黄浦江畔到六盘山区,复旦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多年来为大山里的孩子们播撒知识和希望的种子,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如今,有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到西部、到乡村、到基层,用心用爱写下新时代的“山海情深”。
从黄浦江畔到六盘山区,复旦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多年来为大山里的孩子们播撒知识和希望的种子,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如今,有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到西部、到乡村、到基层,用心用爱写下新时代的“山海情深”。
“同学们,你们熟悉的法律知识有多少了?”5月13日,在黔南州长顺县民族中学7年级7班教室里,扎着高马尾、带着小蜜蜂扩音器的李昱铮老师,正跟学生们讲《法律第一课》。
“这个孩子明天要手术,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他笑得这么开心。”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刚带着孩子们参加完六一木偶戏主题活动的一名护士感慨道。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南京医科大学组织师生深入汶川、阿图什、南京等地的中小学、附属医院开展暖心慰问、健康义诊和艺术
“北京化工大学第一届研究生支教团应到3人、实到2人,另外一人正坚守在新疆某化工企业一线,继续服务西部……”在北化支教团项目实施十周年座谈会上,第一届成员王磊深情向母校“报到”,并在分享中感慨于这支青春有爱的队伍,已从 第一届“相依为命”的3个人,壮大为如今第十
昨天下午,中国篮球名宿、前篮协主席姚明在母校复旦大学参加了复旦体育科技人们创新论坛暨第二届复旦大学体育文化节闭幕活动。复旦大学公众号今日发文谈到了此事。
乡村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教育的支撑和引领。为深入贯彻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近日,招商银行及其附属公司组成员工支教团队,走进定点帮扶县云南省楚雄州武定县,在插甸镇希望小学创新开展特色课程支教与金融消保教育宣传,用一系列爱心公益活动为乡村教育贡献力量,点亮乡村儿童未来之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金美辛 李芊彤 丁琬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卞心怡)支教的意义是什么?“我知道一年的时间带给孩子们扎实的文化知识很难,但如果能从自身言行中影响到他们,便是在他们心里种下一颗特别的种子。”范艺博说。
5月23日,由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主办的“桃李芬芳,支教筑梦——在汉高校研究生支教团青年志愿者志愿服务交流活动”于大学生活动中心举办。湖北省青年志愿者行动促进中心干部肖艳艳,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党委书记龙健飞、副院长周继荣出席,同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山西大同大学繁峙县支教团以“一校一品育特色,一生一技强体魄”为目标,以“体育教育+人格培育”为教学模式,通过精准化教学、沉浸式文化浸润与专业化赛事筹备,为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动能。
西南民族大学自2015年获批开展“格桑花”研究生支教团工作,截至目前共有66名政治强、专业精、情怀深的各族志愿者,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深入海拔3500余米的阿坝州红原县、若尔盖县开展支教志愿服务,大力实施扶心、扶智、扶志“三扶”工程。红原县和若尔盖
在隆德县第四中学的校园里,有这样一位青年教师,他从千里之外的江西奔赴而来,用青春与热血,在这片西北土地上书写着动人的支教故事。他就是厦门大学六盘山研支团党支部书记、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隆德分队队长兰佳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