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盘:三大股指小幅高开,啤酒及贵金属概念股走高,可控核聚变概念股回调
周四,A股三大股指小幅高开,上证指数涨0.06%报3378.22点;深证成指涨0.08%报10152.55点;创业板指涨0.08%报2026.63点;沪深300涨0.1%报3872.64点;科创50涨0.14%报987.53点;北证50涨0.28%报1442.
周四,A股三大股指小幅高开,上证指数涨0.06%报3378.22点;深证成指涨0.08%报10152.55点;创业板指涨0.08%报2026.63点;沪深300涨0.1%报3872.64点;科创50涨0.14%报987.53点;北证50涨0.28%报1442.
近期可控核聚变板块持续性上涨,板块指数都创新高了,很多人可能仅仅将其视为一种市场炒作,却忽视了它作为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关键技术,核聚变技术的未来前景可能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期!
近两个月,A 股市场上可控核聚变概念持续火爆,众多投资者纷纷将目光聚焦于此。这一概念的强势表现,背后是全球能源转型浪潮的推动以及该领域不断传来的技术突破捷报。本文将从可控核聚变的基本概念、行业发展现状出发,深入剖析 10 余家核心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及未来发展趋势
消息面,核聚变领域近期频现新动作,国内多个项目取得重要进展,受到市场高度关注。其中,合肥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工程总装工作正式启动,较原计划提前两个月;中核官网新增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若干招标项目,显示中国聚变公司即将进入实质性运营阶段,中核集团
作为金属制品领域企业,纽威股份超97%的收入来自阀门及零件,为ITER项目提供核级阀门产品,涵盖闸阀、截止阀、球阀等品类。公司与欧洲核聚变研发机构建立技术协作,针对托卡马克装置工况开发耐辐照阀门密封技术,产品通过相关核安全认证。其核级阀门应用于ITER主机舱室
近期,可控核聚变概念股在资本市场表现火热,掀起涨停潮,相关公司也吸引了机构密集调研,以下为具体情况。
可控核聚变概念股掀涨停潮。截至周五收盘,子公司参与核聚变项目的王子新材斩获10天6板,为核聚变设备提供高质量焊接材料的哈焊华通20CM涨停,氦气压缩机产品用于可控核聚变实验装置的雪人股份和参与前期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项目的个别部件制造工作的融发核电双
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加速,可控核聚变作为终极清洁能源方案,其产业化进程受到广泛关注。部分上市公司已在核聚变技术研发、核心部件制造、材料供应等领域形成布局。
王子的合肥项目6月交货直接引爆业绩,绵阳项目又砸来大单,技术垄断+订单爆量,之前估值还很低,近期游资真是用力抢。
永鼎股份:全球唯一量产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独供“洪荒70”全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入选国资委“聚变-裂变协同”示范工程核心供应商。
可控核聚变是指通过人工手段控制轻原子核(如氢的同位素氘和氚)在极端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聚变反应,释放能量并实现持续稳定输出的技术。其核心目标是模拟太阳内部的核聚变过程,因此相关实验装置常被称为“人造太阳”。
主营业务:聚焦高端特钢材料(齿轮钢、高温合金)及风电零部件,核心产品应用于核电、能源装备等领域,具备从熔炼到精密加工的全产业链能力。
5月6日,A股市场迎来强劲反弹,上证指数上涨0.94%,收于3309.95点;深证成指上涨1.66%,创业板指上涨2%。科技股全线走强,北证50上涨2.77%,科创50上涨1.35%,中证A500上涨1.21%。上午收盘时,A股半日成交额达到8664.8亿元。
随着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取得突破性进展,人类向"人造太阳"的终极能源梦想迈出关键步伐。据国际原子能机构最新报告,2023年全球核聚变项目招标规模同比激增187%,技术迭代周期较五年前缩短60%。这场能源革命正从实验室加速走向产业化,催生出万亿级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