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云飞

孤峰独照—孙过庭《佛遗教经》的章草艺术与佛学意蕴|孟云飞专栏

在唐代书法史的璀璨星河中,孙过庭犹如一颗独特的双面星辰,《书谱》的理论光辉与其草书创作交相辉映,构成了中国书法史上罕见的"知行合一"典范。然而在这片耀眼的光芒之下,其章草作品《佛遗教经》却宛若隐逸山林的禅者,静默中蕴含着深邃的艺术智慧。这部以佛教经典为载体的章

章草 孙过庭 孟云飞 佛遗教经 孤峰 2025-04-27 02:30  6

怀素《效古人册》艺术探赜—兼论狂草书法的古今之变|孟云飞专栏

唐代书法家怀素(737-799),字藏真,俗姓钱,湖南零陵人,幼年出家为僧,是书法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草书大家。他以狂草名世,与张旭并称"颠张醉素",开创了奔放恣肆的草书新风。其书师法自然,用笔如骤雨旋风,线条圆劲连绵,结体奇逸变幻,章法大开大合,代表作《自叙帖

书法 怀素 狂草 孟云飞 狂草书法 2025-04-18 20:55  7

孙过庭论真草的形质和情性之辩证平衡|孟云飞专栏181

孙过庭在《书谱》中说:“草不兼真,殆于专谨;真不通草,殊非翰札。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草乖使转,不能成字,真亏点画,犹可记文。”这段关于真书与草书的平衡关系,对书法创作具有极为重要的启示。这种平衡不仅是技法层面的要求,更是书法

真草 孙过庭 孟云飞 孟云飞专栏 形质 2025-04-17 23:06  6

欧阳中石:“学”与“练”——本末之间的人文叩问|孟云飞专栏

当欧阳中石先生曾言"书法是学出来的不是练出来的"时,这并非对技法训练的简单否定,而是对书法本体论的哲学叩问。在当代书法教育过度技术化的浪潮中,此论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书法作为中华文化道统的物化形态,其生成逻辑绝非肌肉记忆的线性积累,而是文化基因的深层编码。

人文 书谱 欧阳中石 孟云飞 孟云飞专栏 2025-04-13 22:18  7

校雠之功与学术之魂——评孟云飞校订本《书学名著选》

于安澜(1902—1999.8),原名海晏,字安澜,后以字行,男,汉族,河南滑县人。先后求学于河南汲县省立十二中学,中州大学预科继入该校中文系,毕业后任师范学校教师年余,后考入北京私立燕京大学研究院专攻文学、声韵学。1949年后定居开封,执教于河南大学。自幼喜

书学 孟云飞 校雠 书学名著 孟云飞校订本 2025-04-11 11:57  7

赵家琦:校雠之功与学术之魂——评孟云飞校订本《书学名著选》

于安澜(1902—1999.8),原名海晏,字安澜,后以字行,男,汉族,河南滑县人。先后求学于河南汲县省立十二中学,中州大学预科继入该校中文系,毕业后任师范学校教师年余,后考入北京私立燕京大学研究院专攻文学、声韵学。1949年后定居开封,执教于河南大学。自幼喜

书学 孟云飞 校雠 书学名著 孟云飞校订本 2025-04-11 00:14  8

《学记》中“教学相长”理念阐释|孟云飞专栏176

"教学相长"语出《礼记·学记》,原文云:"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此段文字以饮食喻教育,揭示知识传递与德性养成的一体性。郑玄注:"教人乃益己

学记 郑玄 孟云飞 孟云飞专栏 辟雍 2025-04-09 22:15  7

欧阳中石:在“学”与“练”的张力中寻找书法真谛|孟云飞专栏

中国书法,作为东方艺术的至高形式,历来承载着“技”与“道”的双重维度。欧阳中石先生提出的“书法是学出来的,不是练出来的”这一命题,看似与传统“勤能补拙”的认知相悖,实则蕴含着对书法本质的深刻洞察。此论并非否定练习之功,而是强调书法学习须以“学”为根基,以文化浸

真谛 书法 欧阳中石 孟云飞 孟云飞专栏 2025-04-07 19:02  7

《学记》中“尊师重道”思想浅谈|孟云飞专栏171

《学记》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它系统地总结了先秦时期的教育经验和理论,对后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尊师重道”是《学记》的核心思想之一,这一思想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体现了古代教育者对教育本质和教师角色的深刻理解。

学记 道德观念 孟云飞 孟云飞专栏 师严 2025-04-03 10:49  7

《学记》中“尊师重道”思想浅谈

《学记》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它系统地总结了先秦时期的教育经验和理论,对后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尊师重道”是《学记》的核心思想之一,这一思想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体现了古代教育者对教育本质和教师角色的深刻理解。

学记 道德观念 道尊 孟云飞 师严 2025-04-03 07:49  8

同自然之妙有:孙过庭书学思想中的天人关系|孟云飞专栏169

孙过庭在《书谱》中提出的"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是理解中国书法美学本质的核心命题。这一论断将书法艺术的终极境界归结为与自然妙有的冥合,超越了单纯技法层面的讨论,直指艺术创造与天地自然的内在关联。在当代艺术理论中重新审视这一命题,不仅能够揭示传统书学的深

书学 孙过庭 天人关系 孟云飞 妙有 2025-04-01 12:58  9

翰墨梨园共一脉——欧阳中石谈京剧与书法的通感|孟云飞专栏167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河中,京剧与书法犹如双璧,一者以声腔身段演绎人世百态,一者以笔墨点画凝练天地精神。欧阳中石,这位跨越书坛与菊坛的大家,以其毕生实践揭示了二者内在的深刻关联。作为奚派京剧嫡传弟子与书法大家,他常言“写字是没有穿上行头的戏剧”,此语不仅道出艺术门

通感 京剧 书法 欧阳中石 孟云飞 2025-03-30 22:24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