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雷他定、盐酸西替利嗪……这些抗过敏药有啥区别?长期用药会产生耐药性吗?
过敏反应发作时,抗组胺药是临床常用选择。第一代口服抗组胺药有明显的中枢抑制和抗胆碱能作用,不过在临床上,第一代抗组胺药已逐渐被第二代口服抗组胺药替代。第二代抗组胺药具有良好的安全性,镇静和嗜睡不良反应较少见。
过敏反应发作时,抗组胺药是临床常用选择。第一代口服抗组胺药有明显的中枢抑制和抗胆碱能作用,不过在临床上,第一代抗组胺药已逐渐被第二代口服抗组胺药替代。第二代抗组胺药具有良好的安全性,镇静和嗜睡不良反应较少见。
花粉本身无害,但过敏体质人群的免疫系统会把它当成“敌人”,释放大量组胺,导致打喷嚏、流鼻涕、眼睛痒甚至咳嗽、起一些小红疹。简单说,就是身体在“过度防御”。
皮肤上突然冒出大片红色风团(疙瘩),瘙痒剧烈,抓挠后加重,甚至融合成片状;疙瘩反复消退又出现,可能伴随眼睑肿胀、嘴唇发麻、鼻腔打喷嚏 / 流鼻涕;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头晕、呕吐(需立即就医,警惕过敏性休克!)。
阳光明媚、气候宜人的春天,对于儿童等易过敏人群而言,却是令人头疼的“过敏季”。不少孩子深受过敏困扰,出现皮肤瘙痒、喷嚏不断、呼吸不畅等症状。春季为何过敏频发?孩子过敏后会有哪些表现?又该如何防治?一起来收听江苏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江苏新闻综合广播联合推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