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老年凌晨3、4点会早醒?提醒:想要睡得香,可试试这5招
人年纪一大,睡觉这件事就开始变得不那么听话了。也不是说睡不着,而是明明晚上十点上床,凌晨三四点就醒了,再想接着睡,那就是翻来覆去,越想睡越清醒。这种情况,在老年人当中特别常见。
人年纪一大,睡觉这件事就开始变得不那么听话了。也不是说睡不着,而是明明晚上十点上床,凌晨三四点就醒了,再想接着睡,那就是翻来覆去,越想睡越清醒。这种情况,在老年人当中特别常见。
6月23日—29日是全国老年健康宣传周,24日上午,在山东省卫生健康委举办的“鲁医健康说”健康知识发布会上,相关专家介绍了老年心理健康科学知识,并详细解答应对睡眠障碍和焦虑抑郁的方法。
“87%的老年人以为‘早睡早起身体好’,但这条祖训,可能正在悄悄伤害他们的心脑血管。”这是2023年国家老年医学中心联合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一项研究结论。研究发现,睡得太早、起得太早,反而会打乱老年人的生物节律,增加认知退化的风险。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是在睡眠中度过的,但各种睡眠障碍问题越来越常见。中国睡眠协会发布的《2025年中国睡眠健康调查报告》指出,我国18岁及以上人群,睡眠困扰率为48.5%。
中国睡眠研究会《2025年居民睡眠健康白皮书》揭示,我国成年人中48.5%存在睡眠困扰,这意味着超过5亿人正经历着不同程度的失眠、早醒、多梦等睡眠障碍。失眠与情绪、心理的关系密切,西医常常采用药物治疗,但是长期服用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如成瘾性、依赖性、戒断性失眠
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但各种睡眠障碍问题越来越常见。一份《2025年中国睡眠健康调查报告》透露,我国18岁及以上人群睡眠困扰率为48.5%。
夜深人静,你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数了无数只羊,大脑却依然清醒得可怕。这种痛苦,想必许多人都曾经历。中国睡眠研究会等机构发布《2024中国居民睡眠健康白皮书》显示,近64%居民夜间睡眠不足,21%睡眠质量较差,更让人震惊的是,失眠群体高达59%,安全无睡眠人群占据
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然而随着“睡不着”“睡不好”“容易醒”和“睡眠呼吸暂停”等睡眠障碍问题越来越常见,睡眠从本能变成了困扰。一份《2025年中国睡眠健康调查报告》透露,我国18岁及以上人群睡眠困扰率为48.5%。
失眠不是现代人独有的困扰,但在今天,它显得格外普遍。灯火通明的城市、无尽的屏幕光、快节奏的生活节拍,几乎每个人都曾在某个夜晚翻来覆去,眼睁睁看着凌晨三点的钟声响起。
相比于人类长时间的深度睡眠,狗狗的睡眠往往看起来更“随便”,可能前一秒还在睁着眼睛看家长玩手机,后一秒就突然入睡进入梦乡了。而且似乎它们的睡眠还很”浅“,只要一有点动静就会立刻惊醒,甚至还会马上切换到”守卫“状态,让人摸不准它刚才究竟是真睡还是装睡。图|网络既
阿普唑仑,这个名字你也许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它却是精神科和神经内科门诊中常见的“老熟人”。它属于苯二氮䓬类药物,主要被用于治疗焦虑、紧张、恐惧以及失眠等症状,具有镇静、抗焦虑、肌肉松弛的作用。
人为什么会失眠?是因为压力大、想太多、神经衰弱,还是单纯“天生睡不好”?当越来越多的人在深夜辗转反侧,失眠正逐渐从一种偶发状态,演变为群体性的健康隐患。
上周同学聚会,发现最受欢迎的不是年薪百万的总监,而是那个永远笑眯眯的幼儿园老师。当其他人都在吐槽老板压榨、婆媳矛盾时,她分享的育儿趣事让整桌人笑出眼泪。后来才知道,这位"佛系"老师有个绝招:下班后绝不看工作群,周末专注带娃学画画,朋友圈里从不见他人是非。正是这
个人防护不松懈考前防疫是保障顺利应考的关键。考生应尽量减少聚集活动,必要时规范佩戴口罩,随身携带消毒湿巾或免洗洗手液,尤其在考场人群密集区域需注意防护。
这是不少女性的生活写照,好好的生活,被偏头痛搞得心烦气躁,一团乱麻。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沈阳市胸科医院)疼痛睡眠病房的医生带您了解偏头痛。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近期,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老龄发展报告2024——中国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蓝皮书。从调研数据来看,近四分之一的老人有孤独感。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我们聚焦当下儿童青少年面临的学业压力、电子设备依赖与心理负担,呼吁全社会共同守护他们的身心健康。从中西医结合心理睡眠的角度,“身上有汗、心中有爱、眼里有光”不仅是理想状态,更是可践行的健康路径。
现病史:3月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头晕、睡眠障碍,伴心悸、双侧下胸部不适,呈重压感,症状持续不缓解,门诊以“头晕待查 睡眠障碍”收入院。自发病以来,患者不易入睡、易醒,每日睡眠3-5小时,小便频繁,近半年体重下降约5公斤。
老年焦虑症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综合常见的症状可以从情绪、躯体、认知和行为等方面进行归纳。一、情绪方面,患者常常表现出过度担忧,对自身健康、家庭安全或未来的事情持续感到不安,这种担忧往往与实际情况不相称,表现为“杞人忧天”。易激惹也是常见的情绪表现,情绪稳定性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