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妥昔单抗联合疗法开出首张处方,为晚期胃癌患者带来新选择
6月27日,全国多地专家开出威络益(佐妥昔单抗)联合含氟尿嘧啶类和铂类药物的首张处方,靶向claudin18.2(以下简称CLDN18.2)的创新治疗方案正式进入临床实践,为晚期胃癌患者带来治疗新选择。
6月27日,全国多地专家开出威络益(佐妥昔单抗)联合含氟尿嘧啶类和铂类药物的首张处方,靶向claudin18.2(以下简称CLDN18.2)的创新治疗方案正式进入临床实践,为晚期胃癌患者带来治疗新选择。
胃癌在全球范围内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列第五的癌症,而中国是全球胃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大家谈胃癌“色变”的重要原因是胃癌的难治性,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都为晚期,虽然近两年靶向及免疫治疗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无进展生存期也仅为6个月,总生存期在8-14个月左右,胃癌
张先生确诊胃癌时已是晚期,出现肝脏和淋巴结转移,在了解常规治疗方案的生存获益后,选择尝试一种全新的药物临床试验,幸运的是,治疗仅6个月,肿瘤靶病灶及转移灶显著缩小,评效达到部分缓解(PR)。这款药物也有望成为晚期患者潜在的一线治疗方案,带来更大的生存获益!
多西他赛、顺铂和氟尿嘧啶三联化疗(DCF 方案)作为HER2阴性晚期食管腺癌和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一线治疗方案的疗效,被证实优于双联化疗。但该方案较高的毒副作用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当前,临床上探索了基于多西他赛的三联方案,如FLOT方案和改良FLOT方案(
胃癌作为中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其死亡率虽在近年来因早筛、早诊及综合治疗理念的推进而有所下降,但仍占据全球癌症死亡率的第2位。胃癌治疗策略的不断探索与创新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胃癌的生存率至关重要。在此背景下,为推动我国胃癌诊疗的规范化建设,加强不同区域
胃癌是全球第五大常见癌症,晚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足10%。尽管PD-1/PD-L1单抗已在多种实体瘤中展现疗效,但其在胃癌一线治疗中的证据仍有限。既往研究提示,PD-L1综合阳性评分(CPS)是预测免疫治疗获益的关键指标,但如何精准筛选获益人群仍需进一步验证。
胃癌的精准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而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和病理切片的准确解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然而,公众对胃癌诊疗及生物标志物的了解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及时获得最佳治疗方案的机会。
近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消化系肿瘤整合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恶性肿瘤转化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季加孚、沈琳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杂志发布研究成果。该研究通过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三期临床
胃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特别是HER2阳性晚期胃癌,由于其特定的生物学特性和恶性程度,给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医疗技术、治疗理念以及医疗资源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进一步加剧了这一挑战
近期,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东院胃肠肿瘤外科杨熙华博士接诊了一位中年胃癌伴双肺转移患者,经过前期的转化治疗并实施手术、术后病理证实癌细胞全部消失的病例就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护“胃”健康,T-DXd助力胃癌诊疗2024年11月29日,是我国第六个“胃癌关爱日”,今年的主题是“护胃健康,远离胃癌”。胃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胃癌可无症状,或仅表现为消化道不良症状,导致部分患者就医时已为局部进展期或晚期,失去手术治疗机会。对于晚期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