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筑牢电化学储能安全防线
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关系能源系统整体安全,更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近日,国家能源局、工信部、应急管理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消防救援局发布《关于加强电化学储能安全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切实落实电化学储能安全管理责任,强化全
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关系能源系统整体安全,更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近日,国家能源局、工信部、应急管理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消防救援局发布《关于加强电化学储能安全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切实落实电化学储能安全管理责任,强化全
电化学领域的假设构建与实验设计主要依赖文献经验和研究者的直觉,其验证过程通常耗费资源且需多次试错,例如电解质工程需在高维参数空间中平衡多目标优化,人工穷举测试难以实现全局最优。
1893年,德国化学家和物理学家Nernst(能斯特,1864-1941)根据热力学理论提出了可逆电池电动势的计算公式,即Nernst方程,描述电池电动势与参与电池反应的各种物质的性质、浓度以及外在条件(温度、压力等)的关系。基于Nernst方程的热力学分析可
5月16日,水电十六局牵头与永福股份组成的联合体,成功中标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电源侧电化学储能项目之一的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100万千瓦/600万千瓦时电源侧储能项目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EPC)+运维项目。项目中标,标志着永福股份在大容量储能领域实现又一重大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河南省日立信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电化学传感器保护电路”的专利,公开号CN119994823A,申请日期为2025年3月。
铁氧化物因其独特的优点,如环境可持续性、成本低和卓越的电化学性能,引起了广泛关注。通过静电纺丝技术与高温退火工艺制备的铁氧化物纤维膜,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无粘结剂)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当前,尽管前驱体溶液成分与退火温度对铁氧化物纤维膜性能的影响已取得
钠离子层状正极材料在深度脱钠状态下通常发生由P型堆积向O型堆积的不利相变(如P2–OP4、P3–OP2)。这严重阻碍了Na+的快速传输,同时反复的大体积相变将导致微裂纹产生,破坏电极-电解质界面稳定性,进而加剧循环性能的恶化。得益于相界的“互锁效应”,构建P2
化学工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性产业,也是二氧化碳排放量较大的行业。这是因为许多化学反应需要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进行,这个过程中需要燃烧化石燃料,并产生大量的碳排放。因此,化学工业必须找到一种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方法,电化学反应就是一种很有前景的解决方案。
当前,在我国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大环境下,清洁能源会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光伏发电、风能发电是未来新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对应的新型储能装置也会得到快速发展。
Axbio International Limited – B(以下简称“安序源科技”)于2025年4月30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中金公司和浦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近日,#清华大学 化学系基础分子科学中心#罗三中 教授课题组在电化学烯胺氧化转化方面取得新进展,在阳极氧化产生碳正离子(Nat. Commun.2024, 15 (1), 6900.)之后,首次通过阳极氧化产生a-亚胺基自由基,实现了羰基化合物与烯基三氟硼酸盐
在众多水系可充电电池中,锌离子电池(ZIB)因其在可再生大规模能源储存中的潜力引起广泛关注。然而,尽管Zn-MnO2电池的电化学性能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其在弱酸性水系电解液中的储能机制仍存在争议。迄今为止,报道的反应机制大致可分为三类:(1)Zn2+和/或H
长期以来,水分解一直被誉为清洁氢燃料的有前途的途径。但是,虽然这个过程在纸面上看起来很优雅,但在实践中却效率低下,需要的能量比理论预测的要多得多。现在,西北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了这种能量缺口背后的一个令人惊讶的罪魁祸首。
原创 Cell Press CellPress细胞科学物质科学Physical science2025年3月19日,复旦大学张黎明团队在Cell Press细胞出版社期刊Chem Catalysis上发表题为“Ligands-regulated ∗CO ads
在实际的电化学反应环境中,需要建立催化模型去研究电极与电解液之间的界面环境。在高真空的环境下,实验显示吸附在Pt(111)表面的H2O分子是平行于电极表面层的六边形的分子层,计算同时也在氧的还原反应(ORR) 中发现了相似的结构类型。在这种情况下,当氧还原反应
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电池储能技术成为了解决能源存储问题的关键。锂离子电池作为当前主流的储能技术,虽然在能量密度和应用方面表现出色,但其高昂的成本、资源稀缺性、安全隐患以及对环境的潜在污染问题,促使科研人员不断寻找替代方案。质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兴的
4月3日,深圳大学土木工程与交通工程学院特聘教授谢和平院士及其团队在《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题为“Hydration-induced stiffness enabling robust thermal cycling of high temperature f
中国发展网讯4 月3日,深圳大学谢和平院士及其团队在《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题为“Hydration-induced stiffness enabling robust thermal cycling of high temperature fuel cell
本研究采用扫描电化学显微镜技术,系统表征了不同网格尺寸光聚合聚乙二醇(PEG)水凝胶的分子传输特性。实验通过调控光聚合前溶液中PEG二丙烯酸酯大分子单体的分子量(508 Da或3000 Da)及其质量百分比(20%、40%或60%),制备了系列水凝胶体系。基于
近年来,原子分散催化剂由于其高的原子利用率和与传统金属纳米颗粒相比的优异性能而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已开发出适用于电化学NO3-还原反应(NO3RR)的有效单原子催化剂,但在单一金属中心实现高活性和高选择性方面仍存在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