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坛

仅仅上了2年学,从小做苦力,他是怎么成为世界文坛大师的?

狄更斯一生共创作十四部长篇小说,另有多部中短篇小说、诗歌、戏剧等,被公认为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最伟大的小说家。他关注穷苦人的命运,讽刺现实的贫穷、不公,也颂扬人性的善良、仁爱。狄更斯在世时,便受到读者的极力追捧,如今100多年过去了,他笔下的人物依然鲜活如初,他的

大师 内特 双城记 文坛 狄更斯 2025-06-10 02:20  5

公益音乐人徐高栋与乐坛、文坛巨匠共谱公益华章 以歌曲传递多元温暖力量

近日,湖北大冶公益音乐人、词作家徐高栋再度携手重量级创作人-《十五的月亮》词作者、著名诗人石祥共同推出军旅题材公益歌曲《骆驼草之歌》。这首以沙漠坚韧植物为意象的作品,一经发布便在音乐界与公益领域掀起热潮,而这仅是徐高栋深耕公益音乐创作的最新力作。

音乐人 公益 歌曲 文坛 徐高栋 2025-06-10 01:34  7

北宋文坛的一代宗师——欧阳修

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 年),江西永丰一户寒儒之家,欧阳修在父亲欧阳观任绵州军事推官的任所降生。三岁丧父后,母亲郑氏以荻杆画地教他识字,家中唯一的藏书是父亲留下的半部《昌黎先生集》。这方 “画荻教子” 的寒毡,却孕育出日后 “文起八代之衰” 的革新力量 ——

一代宗师 北宋 文坛 欧阳修 北宋文坛 2025-06-08 07:08  7

“文坛上阵父子兵”略析(中)

不知何时起,文坛上出现了权钱交易(花钱发稿)、权色交易(美女资源)、权力任性(我是编辑我怕谁)、关系发稿、另立山头拉帮结派等许多文风不正常现象。直眼看去,歪风邪气嗖嗖嗖嗖呼啸,枯枝败叶哗啦哗啦飘飞,刊物全年订数不过数千,无名作者发稿无门怨声载道,各类龌龊诗体泛

郑执 文坛 余海 阎连科 文二代 2025-05-26 07:14  8

李敬泽做客“文坛茶话会”:为读者讲述“情感考古学”,认为阅读依然非常重要

5月25日下午,文学评论家、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做客巴金图书馆的“文坛茶话会”,以“情感考古:以春风、明月为例”为主题向读者讲述他的“情感考古学”。本期新闻晨报《上海会客厅》节目,我们走进巴金图书馆,听听作家的分享。

茶话会 考古学 文坛 李敬泽 文坛茶话会 2025-05-25 21:33  7

朱媛媛辞世引热议,生前最后动态为何让人心碎?

近日,一则令人痛心且愤慨的消息在社交平台上引发了轩然大波。知名人物朱媛媛不幸离世,这本就是一件令人悲痛的事情,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位在文坛颇具影响力的大作家,竟公然对朱媛媛进行恶意诋毁。此等行径,瞬间点燃了网友们的怒火,大家纷纷对其表示强烈的谴责与愤慨。

朱媛媛 言论自由 良知 巨石 文坛 2025-05-24 19:30  6

何冠萱文学情感

何冠萱的诗歌以家国情怀与个人情感交织为核心,融合现实关怀与艺术表达,语言凝练且意象丰富,展现出独特的诗意世界。‌ 以下是其创作特点与代表作品的梳理:

文学 诗词 诗歌 文坛 烟火人间 2025-05-19 15:16  8

李清照竟然看不上苏轼!宋朝文坛辉煌灿烂超乎想象

这部诗集的作者杨亿、钱惟演、刘筠等人,都是宫廷侍臣和翰林学士,他们在起草制诰和修书之余,拾取前人作品中的“芳润”,重新编组成诗,互相唱和。他们致力于“雕章丽句”,玩弄词章典故,讴歌内廷侍臣的优游生活,以华灯、绮宴、兰风、慧帐等为主要题材,内容空虚无物。

李清照 文坛 苏轼 宋朝 宋朝文坛 2021-03-23 07:50  9

文坛群星再耀黄河之滨——2025当代文学之夜将在郑州启幕

孟夏时节,黄河水奔涌着文学的浪潮。5月11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河南日报社、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的“世界因文学而美好——2025当代文学之夜”将再次如约而至,在黄河岸边、千年古都郑州璀璨启幕。名家新秀、读者书迷将以文学的名义相聚绿城,深度对话、思想碰

郑州 群星 文坛 当代文学 文坛群星 2025-05-09 21:13  10

中国文坛有个笑话,就是读不懂鲁迅的“两株枣树”

在鲁迅的经典之作《秋夜》开篇,“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样独特的表达,乍看之下,似乎是冗余的。然而,在这看似繁琐的句式背后,实则蕴含着鲁迅深刻的文学匠心。这绝非简单的文字游戏,而是通过“陌生化”这一精妙手法,实现了现代

笑话 枣树 鲁迅 文坛 郜元宝 2025-05-06 02:38  9

南北朝文坛巨匠,谢惠连十首诗,情感真挚辞藻优美,拓展诗歌领域

在南北朝的文学星空中,谢惠连是一颗耀眼的明星。他与谢灵运并称“大小谢”,在当时文坛占据着重要地位。谢惠连在文学上贡献卓越,他的诗作情感真挚、辞藻优美,拓展了南朝诗歌的表现领域,为后世诗歌发展提供了宝贵借鉴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他笔下十首诗,体会其文字的妙处吧!

诗歌 文坛 南北朝 谢惠连 南北朝文坛 2025-04-26 08:18  9

李敖:看了二月河的《帝王三部曲》,才知中国文坛早已如此!

2018年1月18日,李敖在台北病逝前两个月,曾在一场公开演讲中痛陈:“二月河笔下的康乾盛世,是给当代文人注射的鸦片。”这番话被《联合报》记者记录在案,成为他晚年最尖锐的文学批判。彼时二月河的“落霞三部曲”已卖出4800万册,电视剧《雍正王朝》重播超2000次

帝王 李敖 文坛 朱大可 帝王三部曲 2025-04-23 01:02  11

苏轼与欧阳修:北宋文坛的精神接力与情感共鸣

公元1057年,北宋科举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科考在汴京举行。时年51岁的欧阳修以翰林学士身份担任主考官,手握改革文风的使命。彼时文坛盛行险怪奇涩的“太学体”,士子以堆砌典故、卖弄生僻字为能事。欧阳修力推“务求平淡典要”的取士标准,在阅卷中果断黜落大批“太学体”考

北宋 文坛 欧阳修 苏轼 情感共鸣 2025-04-13 16:57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