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抗凝遇上手术,抗凝药物停不停?怎么停?
对于长期服用口服抗凝药物的患者,在面临外科手术或操作时,经常会遇到是否需要停用抗凝药物,何时停用抗凝药物,是否需要桥接治疗,如何桥接,何时重启抗凝治疗等问题,临床药师结合相关文献和指南梳理如下,以期对临床医生有所参考。
对于长期服用口服抗凝药物的患者,在面临外科手术或操作时,经常会遇到是否需要停用抗凝药物,何时停用抗凝药物,是否需要桥接治疗,如何桥接,何时重启抗凝治疗等问题,临床药师结合相关文献和指南梳理如下,以期对临床医生有所参考。
多年来,这位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一直坚持早晨空腹服用抗凝药物,坚信这样能让药效"更好"。然而,一次偶然的体检却发现他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波动极大,抗凝效果远不如预期。
急性左心室血栓(LVT)是心肌梗死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在所有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发生率有2.7%,而在前壁STEMI患者中发生率高达9.1%。如何对这类患者进行抗凝治疗,一直以来被大众热议。
阿哌沙班、利伐沙班以及华法林为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和静脉血栓栓塞患者常用的口服抗凝药物,哪种抗凝药物疗效更好、更安全?近日发表在JACC上的一项研究观察到,对于这类患者,利伐沙班的出血发生率较高,其次是华法林;阿哌沙班的血栓发生率则高于华法林。此外,使用阿哌沙
近日,在美国心脏病学会(ACC)2025年年会上发布的RIVAWAR研究显示,对于心肌梗死后出现左心室血栓的患者,利伐沙班与华法林治疗效果相同,两种治疗手段均可在3个月内消除血栓。
药物不良反应(ADR)风险:65岁以上人群占所有ADR报告的40%,是青壮年的3.7倍;
张阳在工位上敲完最后一行代码时,感觉太阳穴突突直跳。他习惯性从抽屉摸出藿香正气水,仰头灌了两支。十分钟后,他突然呼吸困难,栽倒在键盘上——头孢克肟的铝箔板还散落在感冒药盒里。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透析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但穿刺后针眼渗血是临床中常见的问题。若处理不当,可能导致感染、血肿甚至内瘘功能丧失。本文将解析渗血的常见原因,并提供五种实用的紧急处理办法,帮助患者及家属从容应对。
阿司匹林作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常用药,长期服用者众多。但它是一把“双刃剑”,用对能救命,用错反伤身。因心脑血管病需要长期吃阿司匹林者,以下8条注意事项需牢记于心:
凌晨两点,中山市某医院急诊室突然冲进一辆救护车。担架上的张伯脸色惨白,嘴角挂着暗红色血丝,手里还攥着半块染血的毛巾。“医生!我爸突然咳血,已经吐了三次了……”家属颤抖着递上一叠病历——房颤病史8年,长期服用华法林。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脑卒中和血栓栓塞是房颤最严重的并发症,缺血性脑卒中年发病率约为 5%。为了预防脑卒中和血栓栓塞,所以房颤需要抗凝。利伐沙班是一种新型口服抗凝药,属于凝血因子 Xa 抑制剂,因其口服吸收快、不需监测 INR、受食物影响小等优
很多临床医生对于抗凝药物的使用、凝血相关指标的解读有很多疑问。因此,本文对于临床常用的抗凝药物的作用机制、用法用量、并发症、停换药的处理等内容进行梳理。
“机械瓣膜就像门扇一样,患者擅自停服抗凝药物会在瓣膜表面形成血栓,这就相当于把门堵上了,一旦门打不开,血液就过不去了。所幸我们第一时间为患者植入了一枚全新的机械瓣膜,患者这两天就能出院了。”12月19日,暨南大学护理学院院长、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心脏血管外科主
临床上80%的药物都经细胞色素P450(CYP450)代谢。P450酶的活性由基因型决定呈现不同的表型,包括超快代谢型(UM)、快代谢型(RM)、正常代谢型(NM)、中间代谢型(IM)、慢代谢型(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