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腺癌到小细胞癌的 “变形记”:从治疗希望到复发危机
近期,《Thoracic Cancer》杂志发表了一例罕见的肺腺癌病例,在接受辅助阿替利珠单抗(Atezolizumab)治疗期间,患者肿瘤细胞发生了组织学转化,从非小细胞肺癌转变为小细胞肺癌(SCLC),并最终导致复发性脑转移[1]。这一发现为我们深入理解免
近期,《Thoracic Cancer》杂志发表了一例罕见的肺腺癌病例,在接受辅助阿替利珠单抗(Atezolizumab)治疗期间,患者肿瘤细胞发生了组织学转化,从非小细胞肺癌转变为小细胞肺癌(SCLC),并最终导致复发性脑转移[1]。这一发现为我们深入理解免
2025年3月12~14日,日本胃癌学会第97届年会(JGCA 2025)在日本名古屋会议中心召开,汇聚了来自日本以及全球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胃癌防治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数字创新技术在胃癌领域的实践和未来发展。解放军总医院在本次大会上有多项研究入选大会的
结直肠癌,这个名字听起来可能有点陌生,但它却是全球第三大常见癌症,每年影响着无数家庭。化疗、靶向治疗这些传统方法,虽然能帮患者争取一些时间,但对很多人来说,尤其是晚期患者,效果总让人觉得不够。那么,问题来了:有没有一种新方法,能给这些患者带来更多希望?答案或许
近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科陈静琦主任、彭昆伟博士与临床营养科邓宇虹主任团队合作在Frontier in Microbiology 期刊发表了题为“The therapeutic promise of probiotic Bacteroides fra
马桂芬,章倩,孙菁. 2024年《NCCN胃癌临床实践指南》更新要点解读[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14): 1681-1688.(点击文题查看原文)👈
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为代表的免疫治疗极大地改善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预后。然而目前为止ICIs的最佳使用持续时间尚未明确,在大多数晚期NSCLC一线免疫治疗的关键研究中,患者接受 ICI 治疗的持续时间一般为2年,但在临床实践中,很多患
情绪困扰(Emotional Distress, ED)通常以抑郁和/或焦虑症状为特征,在癌症患者中普遍存在。临床前研究表明,ED可能损害抗肿瘤免疫反应,但关于其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疗效关系
肝细胞癌(HCC)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其复发率高,且缺乏有效的控制药物,5年生存率仅为10%左右。近年来,免疫疗法在治疗实体瘤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各种免疫疗法,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包括联合疗法,已在临床应用和研究中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
该模型,研究人员称之为MUSK(Multimodal transformer with Unified maSKed modeling),基于BEiT3架构[2],通过两步来预训练。第一步,通过非配对的5,000万张病理图片(来自33 种肿瘤类型,11,577
结直肠癌(CRC)是中国人群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中国CRC的总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呈现显著上升的趋势,CRC 防控工作任重道远。CRC 早期筛查可以有效地早期发现CRC,促进早期干预早期治疗并改善预后。为进一步推动和改进中国社区居民的CRC 筛查工作,中国疾病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常见肿瘤之一,具有临床症状隐匿、侵袭性强且易转移等特点,致死率高。近年来,免疫治疗在实体瘤治疗中开启新时代,但受胰腺癌肿瘤微环境影响,其在胰腺癌中的应用受到限制。笔者系统分析胰腺癌肿瘤微环境,总结胰腺癌免疫治疗相关临床研究,探讨胰腺癌免疫治疗未
2024年12月16日,上海胸科医院陆舜教授团队领衔,北京肿瘤医院、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山西白求恩医院等14家研究中心共同参与的一项前瞻性多中心研究成果《基于循环肿瘤 DNA(ctDNA) 检测,早期无创预测NSCLC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ICIs)治疗长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伴低病毒血症(LLV)的HBV相关肝细胞癌(HCC)患者的疗效尚不清楚。近期,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侯金林教授团队在AASLD 2024摘要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显示,伴LLV的不可切除肝癌(uHCC)患者接受ICIs治疗后的客观缓解
近年来,随着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兴起,转移性肾细胞癌(mRCC)的治疗取得了革命性进展。mRCC因其复杂的肿瘤微环境、血管生成及免疫原性,成为开发治疗新靶点的“战场”(1-3)。从单一靶向治疗到联合免疫疗法,研究成果不断刷新我们对肾癌治疗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