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这部分患者脂蛋白(a) 即便在正常范围,心血管事件复发风险仍较高
当前证据表明,脂蛋白(a) [Lp(a)] 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包括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外围血管疾病及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等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关于Lp(a)致心血管风险增高的切点值,不同国家指南和共识中的推荐并不一致,较多使用的是5
当前证据表明,脂蛋白(a) [Lp(a)] 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包括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外围血管疾病及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等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关于Lp(a)致心血管风险增高的切点值,不同国家指南和共识中的推荐并不一致,较多使用的是5
心血管疾病(CVD)是全球头号致死病因。大多数临床和公共卫生指南传统上都是基于结构化运动的心脏保护特性而制定的。例如,世界卫生组织(WHO)2020 年发布的《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指南》中的大部分证据都源自于主要记录休闲时间运动的自我报告测量。
偶尔测量一下血压不能反映血压的真实水平,只有动态血压才能预测高血压的危害,评估心血管事件风险。不同血压测量的方法各有其优缺点。
对于这种不愿意吃更多药,担心长期用药安全性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但到底是一开始就联合用药,还是先只吃他汀的问题,目前临床上还存在一定的争议。一项近日发表在 Mayo clinic proceedings (梅奥诊所学报)上的新研究,或许可以给我们一定的启示。
在2025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年会(2025 ACC)上,一项名为SOUL的试验结果引起了广泛关注。该研究显示,口服司美格鲁肽能够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和/或慢性肾病患者的4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达14%,同时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这一突破
动脉粥样硬化是影响全球范围内人群的重要健康问题,其发病率、住院率和死亡率均很高。近年来,冠状动脉疾病(CAD)治疗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有部分“看似”健康的人群,发生心血管(CV)事件或无征兆猝死,可能原因是受到动脉易损斑块的影响。
近日,发表于BMC Medicine上的一项研究基于“中国冠心病患者最佳抗血小板治疗(OPT-CAD)”登记研究随访5年的数据显示,无可改变心血管风险因素的ACS患者接受PCI后的长期预后与有心血管风险因素患者预后无差异。
心血管疾病是一组心脏和血管失调疾病的总称,其中脑卒中和冠心病是最主要的心血管疾病,它们主要是由于血管堵塞导致血液无法流向心脏或大脑,从而造成了急性发作事件。
近日,第36届TCT大会在华盛顿隆重开幕,众多企业纷纷展示新型技术与循证研究成果,成为心血管领域的焦点。在过去的几年中,TCT会议不仅展示了突破性的介入技术,还促进了多项重要指南的更新与制定,对心脏病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