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蛟:在文字的经纬中,编织历史与童心的交响
在文学的浩瀚星空中,徐海蛟宛如一位执着的探索者,以文字为舟,探寻历史与童心的交汇。他的作品不仅承载着对故乡的深情回望,更以儿童文学为载体,传递着对人性、历史与未来的深刻思考。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之际,环球网专访了这位多才多艺的作家,他的作品,无论是对历史的深刻解
在文学的浩瀚星空中,徐海蛟宛如一位执着的探索者,以文字为舟,探寻历史与童心的交汇。他的作品不仅承载着对故乡的深情回望,更以儿童文学为载体,传递着对人性、历史与未来的深刻思考。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之际,环球网专访了这位多才多艺的作家,他的作品,无论是对历史的深刻解
4月8日,“国球奥运冠军进校园”活动在昆明举行。奥运冠军马龙、许昕、刘诗雯、李晓霞等一行先后走进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西南联大旧址、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与师生互动交流,手把手教授乒乓球技巧,分享拼搏故事。(4月8日《春城晚报》)
在云南省博物馆,澄江市第五中学的学生们紧紧跟随讲解员的步伐,既感受到了云南地域文化特色的融合与凝练,又体悟到了家乡文化的多元与厚重。在“青铜文明”“南诏大理国”等展厅,讲解员引导学生驻足观看战国时期的青铜剑、青铜牛虎铜案、战国大理银鎏金镶珠金翅鸟等镇馆之宝,详
西南联大蒙自校区旧址是位于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的一个重要历史遗址,它记录了抗日战争时期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在蒙自的办学历史。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年清明至。在这个缅怀先烈、祭祀祖先的传统节日里,清明节所蕴含的深刻寓意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而此刻,全省上下也启动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清”与“明”的内涵,正成为指引广大党员干部前行的一
公余雅集社后来散了,龙三等又出面组织“云社”,活动地点在庆云街庆云剧场,社员基本上还是雅集社那帮老票友,陈豫源和几位上海名票也参加了,阵容坚实,可以演《群英会》、《玉堂春》等大戏,折子戏更不在话下。
沿着高黎贡山脉向西延伸的葡萄河谷里,藤蔓缠绕的葡萄架上结着拇指大的野果。住在这里的傈僳族老人至今保留着用竹筒装盐巴的习惯,这种源自云南的古老习俗,无声诉说着缅甸葡萄县与中国的血脉渊源。这个面积相当于10个香港的地区,在八十年前那个烽火连天的夏天,被同盟国战友英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各族群众,心系云南发展,3次亲临云南考察、4次回信、2次致贺信,为云南发展把脉定向,引领云南各项事业大踏步前进。从高原明珠到开放前沿,从生态屏障到文化高地,全省各族干部群众决心坚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在中国式现代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各族群众,心系云南发展,3次亲临云南考察、4次回信、2次致贺信,为云南发展把脉定向,引领云南各项事业大踏步前进。从高原明珠到开放前沿,从生态屏障到文化高地,全省各族干部群众决心坚定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各族群众,心系云南发展,3次亲临云南考察、4次回信、2次致贺信,为云南发展把脉定向,引领云南各项事业大踏步前进。从高原明珠到开放前沿,从生态屏障到文化高地,全省各族干部群众决心坚定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习近平总书记沿途察看“一二·一”运动纪念广场、西南联大原教室、革命烈士纪念碑、西南联大纪念碑等标志性建筑。他走进西南联大博物馆参观,详细了解西南联大在抗战艰苦条件下赓续中华民族文化血脉、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历史。
《我所知道的北大“学二代”》一文在“学人scholar”平台发布后,承蒙热心校友关注,或指出讹误、疏漏,或提供资料、线索,故有此次增补、修订,不胜感激之至。在此,向几位鼓励我帮助我的校友,技物系六三级学长张从老师,中文系七八级学长郭力女士,同学谢凌岚、于亭和王
从2023年起,我在微信公众号《知识分子》上发表了数篇回忆文章,总体内容可以用“南大数学七七级”七个字概而括之,即,在这些系列文章中,我用真实的经历,回放了南京大学数学系计算数学专业于恢复高考后招进的第一届本科生在四年中走过的求学之路,以及我们的任课老师对我们
掌上春城讯以四季如春享誉世界的春城昆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着3000多年文明史、2300年建城史。这里不仅“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还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近年来,昆明市赓续历史文脉,厚植文化热土,着力打造文化地标建筑、特色文化街
新学期已来,昆明西南联大研究院附属学校小学部各年级开展别出心裁的迎新准备。在黑板写暖心标语,用气球、花草装饰教室;X23级打造星辰大海主题教室,发放定制盲袋;准备新年盲盒、雪饼和愿望卡,摆放“旺仔”牛奶寓意来年更旺;借大葱和苹果的谐音传递聪明、平安的新学期寄语
在黑板写暖心标语,用气球、花草装饰教室;X23级打造星辰大海主题教室,发放定制盲袋;准备新年盲盒、雪饼和愿望卡,摆放“旺仔”牛奶寓意来年更旺;借大葱和苹果的谐音传递聪明、平安的新学期寄语……2月24日,昆明西南联大研究院附属学校小学部各年级精心准备,通过丰富多
近日,云南省第二轮“万名校长培训计划”(第一期)学习成果展暨阶段性总结大会在云南师范大学举行,这是2020年以来,云南师范大学牢记嘱托,积极践行教育使命的成果缩影。
历史上,西南联大虽仅存8年,却因大师荟萃桃李天下,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高峰;虽因抗日烽火偏居西南边疆,却因爱国主义的家国情怀而将流芳百世。2020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西南联大旧址时作出重要指示:教育同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相连,要培养有历史感责任感、志存高远
2000年8月,张曼菱将费孝通、宗璞、梅祖彦(梅贻琦之子)、闻立雕(闻一多之子)等一批西南联大师生及家属请到昆明,请他们一一确认了当年生活的旧址。跨越五十多年的故地重访,遥忆当年,睹物思人,感慨万千。
“西南联大师生教书救国、读书报国,挺起了时代脊梁。今天,由云南师范大学师生演绎联大的一幕幕往事,这是赓续西南联大精神的一次具体实践,也是一堂精彩的思政课。”剧目导演、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语言传播系主任张齐介绍,《追寻》分为“教育救国”“青春报国”“科技强国”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