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艾滋病的一些数据
2022 年:全国新报告 HIV/AIDS 病例 10.7 万人,其中经性传播比例达到 97.6%,异性性传播为 72.0%,男性同性性传播为 25.6%。全国累计现存活 HIV 感染者 122.3 万例。2023 年:全国报告存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已达
2022 年:全国新报告 HIV/AIDS 病例 10.7 万人,其中经性传播比例达到 97.6%,异性性传播为 72.0%,男性同性性传播为 25.6%。全国累计现存活 HIV 感染者 122.3 万例。2023 年:全国报告存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已达
2024年,中国在艾滋病防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以下是2024年全国艾滋病疫情的详细数据:
艾滋病和癌症一样令人闻风丧胆,有人因此而一夜白了头,也有人因为患病而失去活下去的意义,总之,艾滋病并不是像你想象的这么简单。想象一下,当你还是风华正茂的时候突然被宣布判了“无期徒刑”会是怎样的一种感觉?
现存活HIV感染者749 839例,AIDS患者605 178例。
在临床实践中,我遇到过不少患者因皮疹、发热等症状就诊,却被误诊为普通皮肤病或感冒。待确诊为艾滋病时,黄金治疗期已错过。
For optimal results, it is recommended to follow this eating sequence: start with vegetables, move on to protein, and finish with
艾滋病(HIV/AIDS)在女性群体中的传播与病程进展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征和社会影响因素。全球数据显示,女性占新发感染者的近半数,女性因生理结构、免疫反应和社会角色差异,在感染表现、并发症风险及诊断障碍方面呈现鲜明特点。
艾滋病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
当医生拿着报告,神情凝重地告知她HIV检测呈阳性时,她的世界在瞬间崩塌。这位看似健康的职场精英,竟然感染了艾滋病毒,而她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被感染的。
2025年3月24日是第30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主题是“全面行动 全力投入 全民参与 终结结核”,旨在呼吁全社会共同行动,终结结核病的流行。结核病与艾滋病同为全球广泛流行的传染病,艾滋病与结核病双重感染时,患者免疫功能缺陷加速病情恶化,死亡率极高!值
2025年3月24日,是第30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全面行动 全力投入 全民参与 终结结核”,彰显了我国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坚定决心,呼吁全社会共同参与,携手终结结核病流行。
这种姿势,在男男同性恋群体中较为常见,很多男男同性恋者很多认为男人不会怀孕,啪啪过程中便不使用安全套,或安全套使用率较低。而这样的姿势,却是感染HIV的高危体位。
2024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2024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有1080万新发结核病患者,发病率为134/10万。在全世界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中,我国估算结核病发病数排第3位。2023年全球因结核病死亡人数为125万,结核病重
近期,前沿生物艾可宁®长效抗病毒方案迎来新突破。国际权威期刊《AIDS》官网刊登了一篇艾可宁®每4周给药的长效ART方案用于转换治疗的前瞻性、单臂临床研究,显示出艾可宁®联合多替拉韦的长效方案在耐受性和免疫功能改善方面的显著优势。
近期,前沿生物艾可宁®长效抗病毒方案迎来新突破。国际权威期刊《AIDS》官网刊登了一篇艾可宁®每4周给药的长效ART方案用于转换治疗的前瞻性、单臂临床研究,显示出艾可宁®联合多替拉韦的长效方案在耐受性和免疫功能改善方面的显著优势。
自身炎症性疾病(AIDs)和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JIA)虽然发病率不高,但对患儿身体健康危害极大,不仅给患儿的生活质量和长期预后造成深远影响,还让家庭背负沉重负担。2025年3月12日,阿那白滞素正式在国内商业可及,为这些罕见病患儿带来新的治疗选择,这标
《柳叶刀》(The Lancet)最新发表的一项肌肉注射(药物注射到肌肉组织中)来那帕韦(lenacapavir)I期随机对照试验发现[1],预防HIV感染,每年注射一次来那帕韦是安全的,药物浓度在体内至少保持56周。这是第一项评估每年注射一次HIV暴露前预防
宫颈癌的主要原因是持续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特别是HPV-16和HPV-18亚型。以下是导致宫颈癌发生的一些关键因素: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一项发表于《感染病杂志》(Th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的研究,利用中国公共卫生科学数据库,针对中国老年人群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艾滋病(AIDS)发病率和死亡率进行回顾和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