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健康 贡献“心”力量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01 11:17 3

摘要:“感谢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储岳峰,心胸外科医生马秀涛、张靓,重症监护室医生许佑冬、何震,还有这些科室的其他医护人员,感谢您们对她的积极救治和精心护理,让她起死回生,您们是生命的守护神。”3月24日,市民胡兵用颤动的语音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感激,感激市人民医院让他夫

“感谢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储岳峰,心胸外科医生马秀涛、张靓,重症监护室医生许佑冬、何震,还有这些科室的其他医护人员,感谢您们对她的积极救治和精心护理,让她起死回生,您们是生命的守护神。”3月24日,市民胡兵用颤动的语音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感激,感激市人民医院让他夫人重获“心”生。

多科协作重获“心”生

近日,六安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成功完成一例同期行“经皮二尖瓣钳夹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为一名患有急性心肌梗死导致二尖瓣脱垂机械并发症,并发心源性休克的重症患者成功实施微创介入治疗。这一高难度手术的成功,标志着医院在瓣膜病微创介入治疗领域迈上新台阶,展现了心血管内科、心胸外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MDT)协作救治危重症患者的强大实力。

胡兵夫人何买珍今年55岁,因反复胸闷、胸痛半月余,加重伴气促1天入院。入院时,患者已出现严重低血压、心率增快、双肺广泛湿罗音、心功能IV级,提示心源性休克。检查结果进一步证实了病情的严重性。心脏彩超提示:二尖瓣前叶A2区腱索断裂,导致重度二尖瓣返流,并伴有肺动脉高压、左心室收缩功能下降(EF=48%);急诊心电图提示:下壁导联异常Q波,疑似心肌梗死;血气分析:氧分压低至48.2mmHg,提示严重缺氧;实验室检查:肌钙蛋白、肌红蛋白显著升高,炎症指标升高,提示心肌损伤及感染。患者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猝死,必须迅速采取干预措施。

面对复杂病情,心内科三病区主任储岳峰会诊病人后提出:患者因急性心肌梗死导致二尖瓣脱垂机械并发症,并发心源性休克,内科药物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外科手术风险极高,建议急诊同期行“经皮二尖瓣钳夹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在医务处协调下,医院心内科、心胸外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超声科、影像科等多学科专家紧急会诊,形成MDT团队,最终确定最佳治疗方案,患者家属在充分知情同意后,同意手术治疗。随即心内科张斌主任连夜沟通组织手术团队。

2月24日,患者被送入导管室,在心内科主任张斌、储岳峰、张彬、王庆航,外请专家团队,麻醉科主任郑立冬、程峰以及超声科曹彦等多名医生的密切协同配合下,手术顺利开展。经过精准房间隔穿刺、二尖瓣钳夹精准修复、同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一场高难度微创手术有条不紊地进行,突破了瓣膜病治疗新高度。整个手术过程流畅精准,术后二尖瓣返流从重度转为轻中度,生命体征稳定,返回ICU继续监护治疗。

术后,患者在ICU接受呼吸机辅助通气、强化抗心衰、抗凝抗感染等综合治疗。3月3日,患者顺利拔管,呼吸平稳,生命体征稳定,各项指标逐渐改善,术后随访二尖瓣返流保持在轻中度,心功能显著提升,3月20日顺利出院。

“病人救治的成功,是创新技术与多学科协作的结果,构建了心血管危重症救治新模式。”张斌主任说,“其不仅仅是单纯微创瓣膜病治疗技术上的新突破,更重要的意义是对于此类心梗并发二尖瓣腱索断裂的患者由过去的束手无策到现在有了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据了解,二尖瓣钳夹术(TEER)是目前治疗高危二尖瓣返流患者的重要微创手术方式,相比传统开胸手术,创伤更小、恢复更快,为不能承受或选择外科手术患者提供了全新而且可靠的治疗手段。

生死竞速绿色护航

对于心内科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无独有偶,不久前,急诊科与心内科携手协作,成功抢救一名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并心脏骤停的患者,充分展现了医院绿色通道的高效救治能力,为生命争分夺秒。

2月18日晚,一位47岁的患者因突发胸痛30分钟被紧急送至六安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当他刚进入急诊室时,突然晕倒在地,呼之不应,大动脉搏动消失,情况万分危急。急诊医护人员立即启动急救流程,实施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并辅助进行气管插管呼吸。心电监护显示患者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急诊团队果断决策,立即实施电除颤抢救,成功恢复自主心律。心电图检查提示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并伴有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在抢救过程中,由于患者独自一人就诊于医院,未能及时与家属取得联系,医务人员迅速采取应急措施,主动由医院医务处协调,办理住院手续,并在最短时间内开通绿色通道。通过绿色通道,患者绕行EICU,直接送入导管室,为患者争取了宝贵的治疗时间,确保抢救和治疗迅速无延误。患者被紧急送入心内科导管室,由储岳峰、张彬医生团队实施冠状动脉造影(CAG)+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发现患者右冠状动脉(RCA)近中段严重狭窄并完全闭塞,介入团队迅速完成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成功打通闭塞的冠状动脉,使远端血流恢复至TIMI3级。术后患者被送入病房接受进一步监护和治疗。在医护团队的精心管理下,患者恢复顺利,于2月28日康复出院。

此次急救成功,充分体现了六安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高效救治体系的优势。从患者晕倒到恢复自主心律,再到介入治疗完成,整个流程无缝衔接,尤其通过医院绿色通道的快速启动,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据了解,市人民医院始终秉持“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的理念,依托急诊科、心内科、导管室的高效协作,为每一位急性心血管事件患者提供最快速、最优质的医疗救治。市人民医院将继续推进创新医疗技术的发展,优化多学科救治模式,加强学科建设和绿色通道管理,不断提升急危重症的救治能力,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记者宋金婷)

来源:六安新闻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