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期,我们介绍了一例典型的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病例,结合多项检查结果、经过层层剖析,方才找到真正的病因。【详情可见:】。本期,我们将针对病例中的重点和疑难点进行知识总结,以便更好地帮助临床医生在面对类似病例时,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和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3个步骤教您明确诊断。
撰文 |蓝鲸晓虎
上期,我们介绍了一例典型的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病例,结合多项检查结果、经过层层剖析,方才找到真正的病因。【详情可见:】。本期,我们将针对病例中的重点和疑难点进行知识总结,以便更好地帮助临床医生在面对类似病例时,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和诊断,避免误诊和漏诊。
异位ACTH综合征
病因及分类
库欣综合征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糖皮质激素增多的临床症候群,可分为ACTH依赖性(ACTH正常或升高)和非ACTH依赖性(ACTH下降)库欣综合征:
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包括库欣病和异位ACTH综合征
非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肾上腺肿瘤分泌过多皮质醇所致
异位ACTH综合征(EAS)约占库欣综合征的9%~18%,是由垂体以外的肿瘤异常分泌ACTH刺激双侧肾上腺增生并过度分泌皮质醇而导致的临床综合征。EAS的最常见病因为小细胞肺癌,其次为支气管类癌、甲状腺髓样癌、胰岛细胞瘤、胸腺类癌及嗜铬细胞瘤等。
异位ACTH综合征的起病有缓急之分[1]:
显性和迅速进展型肿瘤的皮质醇水平明显升高,分泌的ACTH明显增多,肾上腺增生显著,导致高皮质醇血症,常伴有严重的低钾碱中毒,该类型病例更易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
隐性和缓慢发展型异位ACTH综合征的肿瘤不大,恶性程度相对较低,疾病进展慢。
诊断路径
EAS的诊断是临床难点,分为3个步骤:
第一,皮质醇增多症的定性诊断,主要依靠24h尿游离皮质醇测定、血浆皮质醇测定及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HDDST)。
第二,明确ACTH依赖性皮质醇增多症:皮质醇分泌水平和ACTH的分泌水平同时升高。ACTH非依赖性(约20%)病变在肾上腺本身,如肾上腺皮质腺瘤、肾上腺皮质腺癌、ACTH非依赖性大结节增生、原发性色素结节性肾上腺病;ACTH依赖性(约80%)分为垂体性库欣综合征(库欣病)、异位ACTH综合征和异位CRH综合征。
第三,鉴别异位ACTH综合征和库欣病。由于二者的临床表现相似,实验室指标有一定程度的交叉与重叠,给鉴别造成一定困难。目前鉴别库欣病与异位ACTH综合征的常用方法有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外周CRH兴奋试验、垂体MRI、胸腹部CT等,但准确性均有限(表1)。
表1. 异位ACTH综合征与库欣病鉴别诊断[2]
双侧岩下窦静脉采血(BIPSS)采用静脉内选择性插管至岩下窦后取血样进行激素测定从而明确ACTH是否来源于垂体腺瘤。尽管BIPSS属于有创性操作,受静脉回流、岩下窦解剖结构等影响,极有可能出现腹股沟血肿、静脉血栓栓塞等并发症,但其是鉴别库欣病与异位ACTH综合征最可靠的手段[3]。
肿瘤组织ACTH免疫组化染色的显示对EAS具有最终确诊价值。
治疗及预后
指南指出,治疗CS需控制皮质醇水平在正常范围内,以消除相关症状与体征,同时治疗相关合并症。对于EAS的治疗,至关重要的是去除病因、降低死亡率和缓解患者的相关合并症。
一线治疗是手术切除神经内分泌肿瘤组织病变。尽管大多数NETs生长过程相对缓慢,但高达40%的NETs可能在诊断时出现转移。对于EAS,一线治疗方案建议根治性切除异位分泌ACTH的肿瘤及其转移灶。既往研究结果表明,无远处转移患者在手术后治愈率为76%。对于手术失败的患者,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新形式——计算机辅助线性加速器(光子刀125或钴-60伽玛刀126)可能更有效[4]。
对于不能去除病灶的异位ACTH综合征或手术前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合成抑制剂(如酮康唑、美替拉酮等),糖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如米非司酮),生长抑素类似物(如帕瑞肽),多巴胺激动剂(如卡麦角林)等以缓解高皮质醇血症带来的不适。建议所有患者接受皮质醇依赖合并症(精神障碍,糖尿病,高血压,低血钾,感染,血脂异常,骨质疏松等)的监测和辅助治疗[4]。
依普利酮(Eplerenone)是一种新型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可通过过量的皮质醇阻断盐皮质激素受体激活。依普利酮可有效治疗库欣综合征高血压,并可改善醛固酮介导的代谢性碱中毒和低钾血症[5]。
美替拉酮(Metyrapone)是一种甾体合成抑制剂,用于治疗高皮质醇症,用于等待手术期间降低循环皮质醇水平,或作为不可切除、隐匿性或转移性病变患者的初始治疗选择。美替拉酮可能影响IPSS的结果,应在明确EAS诊断后开始给药[6]。
参考文献:
[1]. 郭冰洁,周嘉强. 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的诊疗进展[J]. 现代实用医学,2019,31(5):571-574.
[2]. 陈静. 异位ACTH综合征患者临床总结[D]. 华中科技大学:2020.
[3]. Zampetti B, Grossrubatscher E, Dalino Ciaramella P, et al. Bilateral inferior petrosal sinus sampling. Endocr Connect 2016; 5(4):R12–R25.
[4]. 胡仲辉,赵庆涛,段国辰. 肺类癌引起的异位ACTH综合征一例报告[J]. 社区医学杂志,2021,19(16):1020-1023.
[5]. Craft J. Eplerenone (Inspra), a new aldosterone antagonist for the treatment of systemic hypertension and heart failure. Proc (Bayl Univ Med Cent) 2004; 17(2):217–220.
[6]. Nieman LK, Biller BM, Findling JW, et al. Treatment of Cushing’s syndrome: an Endocrine Society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5; 100(8):2807–2831.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来源:不得不说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