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乡传统饮食风俗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08 10:33 2

摘要:平伙有平等搭伙吃饭之意,民间有“若要气散,共吃一顿饭;若要关系好,一顿平伙了”的说法习俗,每当村民不合,产生矛盾劝谏言和时,或共商村庄要事,或农闲朋友聚会,都会吃平伙,是一种很有民族特色的聚会和民族饮食文化。

东乡传统饮食风俗

吃平伙习俗充分体现了东乡各族人民平等互助、邻里和睦,彼此信任、和谐团结的社会风气和性格特点。

平伙有平等搭伙吃饭之意,民间有“若要气散,共吃一顿饭;若要关系好,一顿平伙了”的说法习俗,每当村民不合,产生矛盾劝谏言和时,或共商村庄要事,或农闲朋友聚会,都会吃平伙,是一种很有民族特色的聚会和民族饮食文化。

吃平伙羊肉在选羊上很有讲究,一般选用体壮膘肥羊龄一年左右东乡贡羊中的羯羊(出生四、五个月后阉割的公羊),羯羊肉质细嫩,肥瘦适当,营养丰富,没有膻腥味,品质极佳。

吃平伙时大家选定一户厨艺好的人家,由有威信的年长者屠宰平伙羊,把宰好的羊收拾干净,准备下锅,再把羊的心、肝、肺,羊脖子等精肉少许洗净剁碎,拌上切好的葱花、调料、香油、味精,撒上少许面粉,搅匀,按吃平伙的人数分成若干份装在小碗里备用。等大锅内煮羊肉的水开锅后,在大锅上架起蒸笼,把装好的小碗整齐摆放在蒸笼中蒸熟,东乡人称它为“发子”。热气腾腾香味扑鼻的发子浇上沸腾的羊肉汤,撒上碧绿的青蒜苗,就着黄嫩喷香的油香,悠闲地刮着细瓷盖碗茶,从而拉开了吃平伙的序幕。或是把新鲜的羊肝爆炒后端上来品尝,鲜嫩醇香,人们常说“先来的克巴布(东乡语指羊肝)比后来的肉香”。

把煮熟的羊捞出后放在木制或竹编容器里稍稍控水。用肉汤做成手擀旗花(类似于雀舌面),舀在碗里撒上香菜,放入香醋和油泼辣子,原汁原味,十分可口,想吃多少盛多少,这是吃平伙的第二步。把还冒着热气的羊肉分卸成七大块,再把每一大块按人数剁成若干小份,人均一份,每份平伙里都有前腱(前腿)、后腱(后腿)、肋巴、胸岔、背子、脖子、尾巴七个部分,吃平伙的人多,肉块就剁得小,吃平伙的人少,肉块就会剁得大一些,平伙肉按份子剁成后,盛在碟子或食品袋里端上来,你可以当场吃,也可以拿回家去和家人一起享用。

吃平伙的人一边喝盖碗茶,一面说买卖、谈庄稼、讲新闻,天上地下,古今中外,无所不谈。东乡有俗语讲“平伙平伙,平起平坐”。首先是平伙肉分为“股子”,无论贫富贵贱,一律平等,一人一份,份量相同;其次是平伙钱平均分摊,可现场交钱,也可放“八月帐”,即到了粮食大丰收时用粮食顶平伙肉钱。东乡人豪爽豁达的性格,在吃平伙的风俗习惯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据传,吃平伙是东乡族的先民们在古代狩猎时分配猎物的一种方式,从那时流传下来的,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传统饮食文化和习俗,是东乡人平等互助、团结和睦集体精神的典型写照。

让鸡尖

让鸡尖习俗充分体现了东乡各族人民豪爽豁达、相互尊重,谦虚自重、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和性格特点。鸡尖就是鸡尾巴。东乡人待客宴请时,煮熟的全鸡是最后一道菜。先把土鸡宰好煮熟后,按鸡的部位解成十三块。先把鸡的两只大腿、两个胯子、两块勺勺解下来,再把鸡翅和小腿剁成四块,鸡胸部的岔子肉剁成两块,还剩一块是尾巴骨,即鸡尖。

在东乡族人看来,鸡肉中最上部位的就是鸡尖。将剁好的件子按客人的长幼尊卑依次而食后,主人会把鸡尖让给来客中最尊贵的客人品尝。被让到鸡尖的客人也不立即吃下去,而是用筷子夹起鸡尖要给自己认为有声望的人、更尊贵的人、同辈礼让。席间客人互相礼让鸡尖,相互夸奖对方、谦虚谈笑礼让鸡尖的理由,增加了寒暄和谦让的热闹气氛。礼让鸡尖是客套程序,让归让,一般情况下其他客人谁也不会接受礼让的鸡尖。吃完鸡尖,标志着全桌最后一道菜上完。

在东乡族人的席面上谁要是吃了鸡尖,象征着他代表全桌客人,接受了主人的款待,说明他是主客,今天的宴席是为他的到来而准备的。吃了鸡尖的客人也感到被主人尊重的满足和骄傲。东乡族的让鸡尖是一种十分讲究的习俗,说明东乡族人特别重视礼仪和自身尊严。

客人少时,配上现炸的油香、糖油粿、油粿粿等食品和家常菜,一只鸡也可单独成席,客人多或者菜肴丰富时,全鸡是最后一道菜,标志着宴席待客的结束。让鸡尖习俗充分体现了东乡各族人民就地取材、随遇而安,不拘小节、勤劳淳朴的社会风气和性格特点。

烧地锅锅

东乡山大沟深,好多耕地与居住地离得远,以前,当地群众忙于地头农活,抢时间搞秋收,不方便回家吃饭,于是就地取材,到地里挖出洋芋,不用清洗,捡拾些柴草,在地头塄坎上挖-个锅灶,在安放锅口处用干土块堆砌底大顶小的百孔“宝塔”,封顶后用柴草点火猛烧宝塔,炎炎烈火,袅袅青烟,待土块烧得嫣红火烫时,先掏出灶堂内的柴灰燃物(免得洋芋皮染黑),随即堵严烧火门,再敲开塔顶土块,一面用木棒或铁锨把敲碎土块,一面向里装洋芋,在尽可能不损伤洋芋外皮的情况下,洋芋和烧红的土块混合均匀,装满后,用湿土厚厚封住焐严,不让灶热外传。约半个小时后,洋芋就烧得透熟,从灶门处开挖掏出,洋芋外皮黄灿灿,不粘一丝土灰,非常干净,外脆里嫩,入口爽滑,浑然野味,散发着诱人清香。

烧“地锅锅”产生的草木土灰是优质的天然钾肥,回归田间,丝毫不污染环境,不得不佩服东乡人民的生存智慧。

如今,“地锅锅”洋芋已成为东乡好多农家院的招牌特色美食,备受食客青睐。

东乡县美食数字化产业基地提供创业、办公、培训等良好的环境,聚集怀抱梦想的创业创新者和富有情怀的企业家,凝聚力量,共赢未来。

功能分区

二、三、四楼

分别设有

特色展示区

总部经济区

企业孵化区

培训区和共享区

拥有现代化的

设施和完善的配套服务

为美食创业者

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支持。

特色展示区

▲展示东乡族自治县旅游风貌、

人文历史、民族特色以及发展规划。

集群办公区

三四楼为集群办公区、培训电教室、共享会议室、共享茶歇间、共享接待区、共享直播间。

东乡美食产业集群

助力美食产业发展

来源:东乡县融媒体中心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