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实,冠状动脉造影只能检测到5%的冠状动脉,其余95%不可见的冠状动脉,称之为冠状动脉微血管。这些不可见的冠脉微血管才是心肌代谢的主要场所,通过将血管输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转化为能量以维持心脏的跳动和正常功能。
活动后出现胸闷、心绞痛,做了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却是阴性,并没有什么问题,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这些不适的症状呢?很可能是冠脉微循环障碍。
何谓冠脉微循环障碍?
其实,冠状动脉造影只能检测到5%的冠状动脉,其余95%不可见的冠状动脉,称之为冠状动脉微血管。这些不可见的冠脉微血管才是心肌代谢的主要场所,通过将血管输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转化为能量以维持心脏的跳动和正常功能。
心脏就像一所房屋,血管系统就是房屋的水管系统,5%可见的冠状动脉相当于水管系统的主管道,其余95%的冠脉微血管相当于各级分管道。
当供应心肌的营养物质从主管道输送到各级分管道时,虽然主管道是通畅的,但如果下级的分管道出现状况,发生堵塞,最后也会导致水流缓慢,影响整个心肌的能量代谢。这种现象就称之为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也会引起胸闷及心绞痛的发作。
如何才能发现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冠状动脉造影都查不出的微循环障碍,怎样才能发现呢?不用担心,目前已有“冠脉微循环阻力指数检查”,它可是“火眼金睛”的!
微循环阻力指数(Index of Microcirculatory Resistance, IMR)是一种用于定量评估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的指标。检查时,IMR值高,说明“小水管”可能发生堵塞,血液流动不畅;反之,IMR值正常,那就说明“小水管”畅通,血液供应良好。
这是一项微创的检查技术,医生会将一根特制的导管通过患者的桡动脉或股动脉送入冠状动脉内。在导管到达预定位置后,医生会向冠状动脉内快速注射一定量室温的生理盐水,就像给心脏血管做了一次“温度测试”。通过测量盐水在心脏血管内的流动速度和温度变化,结合心脏远端的压力,医生即可计算出IMR值。患者无需做特殊准备,在检查过程中只需严格按照医生的指令进行呼吸和体位调整,在注射生理盐水时,需保持静止不动。
专家建议:胸闷、胸痛查不出原因,糖尿病伴手脚麻木,心脏大血管正常但持续心慌、气短的患者,可以做IMR检查,揪出“大水管”通畅“小水管”堵塞的微血管问题。
Tips:IMR检查后的注意事项1.休息与观察:检查后,患者需遵循医生指导休息,密切观察身体状况,特别是穿刺部位是否有出血或血肿等异常情况。
2.饮食调整:检查后,患者可以逐渐恢复饮食,但应避免食用过于油腻、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引起胃肠道不适。建议多喝水,以促进代谢和造影剂的排出。
3.活动安排:在检查后的24小时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之后可以逐渐增加活动量。
4.心理调适:保持良好心态,避免紧张、焦虑和压力过大等不良情绪。
5.生活建议:合理饮食、规律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同时学会应对和减轻压力,避免诱发冠脉血流量异常的因素,并定期进行检查。
确诊了冠脉微循环障碍,该怎么办?
一旦确诊了冠脉微循环障碍,也不必过于担忧,药物治疗可以改善,除此还有“两大法宝”助力:体外反搏和体外震波,它们都可以促进心脏血管里的血液循环,改善心脏功能。
体外反搏:完全无创,就像是心脏的“外部按摩师”,通过在患者的小腿、大腿及臀部包裹特制的气囊套,这些气囊套会随着心脏搏动而巧妙地“工作”。在心脏休息时,气囊套加压,帮助血液快速回流至心脏,为心脏加油助力;在心脏工作时,气囊套又迅速放气,让血液顺畅流向全身,为心脏减轻负担,就像是给心脏做了一套完美的“按摩疗程”。
体外震波:是一种无创、无痛、安全有效的新型血管再生疗法。如果将心脏比作一所房屋,心肌则是构成房屋的墙壁,为心脏提供支撑与保护。当心肌因缺血受损导致心脏功能下降时,体外震波便如同一位专业的“房屋修缮师”,利用先进的超声定位技术,迅速精准地定位到受损的心肌部位,就像“房屋修缮师”一眼锁定墙面破损处。随后,通过释放低能量的震波,就像一把神奇的“小锤子”轻轻“敲打”受损心肌,刺激其释放生长因子,为心肌注入特殊的“修复材料”。这些生长因子促进新血管的生长,如同为房屋新建了“供水管道”,确保血液能够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缺血的心肌部位,使受损心肌得到充分的滋养与修复,就能够让心脏这所“房屋”重新恢复坚固与稳定。
最后提醒大家,胸闷、心绞痛,这些看似寻常的症状背后,可能隐藏着冠脉微循环障碍的隐患。别让小问题成了大麻烦,及时关注,科学治疗,让心脏重新焕发活力。
来源:汉和源健康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