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0%,其中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增长5.4%,消费市场回暖趋势明显,高端消费品市场也释放出更积极的信号。全球奢侈品巨头纷纷调整在华战略,从规模扩张转向精细化运营,并通过多重策略深耕中国市场。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0%,其中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增长5.4%,消费市场回暖趋势明显,高端消费品市场也释放出更积极的信号。全球奢侈品巨头纷纷调整在华战略,从规模扩张转向精细化运营,并通过多重策略深耕中国市场。
从销售空间到体验中心
随着中国消费者对品牌体验要求的提升,奢侈品品牌正加速门店形象的全面革新。蒂芙尼在2024年完成7家门店的翻新与拓展,其中,成都太古里旗舰店经过一年改造后重新开业,成为品牌升级的典型案例。
巴黎世家则在上海兴业太古汇打造了品牌中国最大旗舰店,采用再生皮革、混凝土等环保材料构建极简工业风空间,彰显品牌调性。
今年2月份,“上海罗意威之家”开门迎客,这也是亚洲最大的罗意威精品店。整个店铺除了兼具美学价值的空间设计,也有来自全球的艺术、工艺、雕塑等收藏品,也使得整个店铺成为一个文化空间。
强化直营体系提升运营效率
在优化门店形象的同时,各大品牌也在积极调整渠道结构。开云集团旗下意大利奢侈品品牌葆蝶家去年陆续关闭了成都太古里、北京大兴机场等4家代理商运营的门店,将资源集中在上海恒隆广场、北京SKP等核心商圈的直营店铺。
有消息称,此次关闭的门店多为代理商运营,直营体系持续强化——上海恒隆广场、北京SKP等核心商圈旗舰店不仅保持正常运营,还计划进行体验升级。直营店未来或将成为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重点布局方向。
首店经济:政策驱动下的市场新机遇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发展首发经济”,为高端消费品注入新活力:2024年3月21日,罗意威有史以来首个品牌大展《Crafted World匠艺天地》在上海展览中心揭幕。
7月22日,路易威登巧克力专卖店亮相前滩太古里;10月31日,路易威登南昌武商MALL精品店揭幕;古驰南昌武商MALL门店则在11月6日亮相;同年12月,中国首家路易威登家居空间登陆北京国贸商城。
政策驱动的首发经济热潮为高端消费品品牌开辟了新的增量市场,使其加速推进“首店+门店升级”双轮驱动模式。这有助于重塑消费者与品牌的互动方式,其拉动效应在企业的财报数据中也有一定的体现。
历峰集团财报显示,亚太地区销售额下滑幅度已收窄至5%,其中北京、上海等核心城市的旗舰店贡献了超60%的区域营收。
爱马仕(Hermès)方面,2024财年业绩报告来看,爱马仕全年营收同比增长13%达到152亿欧元。2024全年经常性营业利润为62亿欧元,营业利润率达到40.5%;净利润为46亿欧元,较去年同期成长7%。
LVMH集团2024年营收达到847亿欧元,其中第四季度营收为239亿欧元,同比增长1%。精品零售部门、钟表与珠宝部门分别增长7%、3%。LVMH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Bernard Arnaultt表示,为了确保集团的长期稳健发展,LVMH正积极采取策略,推动奢侈品行业和市场持续增长。
据历峰集团公布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2025财年第三季度财务数据显示,按固定汇率和实际汇率计算,集团营收增长10%至62亿欧元,超出预期的9%。
拉夫劳伦(Ralph Lauren)发布的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在截至12月28日的三个月内,该公司收入增长11%至21亿美元。第三季度净利润增长7.5%至2.97亿美元。Ermenegildo Zegna集团第四季度收入增长3%,其中Zegna品牌的增速达到8.4%。
根据麦肯锡与《时尚商业评论》联合发布的《2025时尚现状报告》,奢侈品消费市场正逐步走向理性。
LVMH集团首席财务官Jean-Jacques Guiony表示,他非常坚信高端消费品的未来。无论是在门店、市场营销活动方面都将继续投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未来,如何在保持品牌调性的同时满足本土消费者需求,将成为各大奢侈品牌面临的重要课题。
随着消费者消费心理的改变,需求的多元化,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等因素才是高端消费品企业在当前市场环境“大浪淘沙”之下成功突破的关键。
来源:中国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