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信研究评3月CPI和PPI数据:通胀面临内外部压力,政策进入集中发力期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10 17:13 3

摘要:事件: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0.1%,降幅较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2.5%,降幅较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

通胀面临内外部压力,政策进入集中发力期

2025年3月CPI和PPI数据点评

全文共1591字,阅读大约需要3分钟

文 财信研究院 宏观团队

李沫 伍超明

事件: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0.1%,降幅较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2.5%,降幅较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

正文

一、低基数、食品降幅低于季节性以及“以旧换新”政策显效,共同支撑CPI同比增速回升

3月份CPI同比下降0.1%,降幅较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去年同期低基数以及“以旧换新”政策显效是主要支撑。具体看:

(一)低基数和环比降幅低于历史同期,共同支撑食品价格增速回升。3月食品价格同比降幅收窄1.9个百分点至-1.4%,对CPI同比的下拉作用收窄0.35%(见图1)。一是去年3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下降2.7%,较前值回落1.8个百分点,有利于今年同比增速提高;二是食品价格环比下降1.4%,降幅低于近10年同期均值1.0个百分点。

(二)“以旧换新”政策和低基数是非食品价格回升主因。非食品价格同比增长0.2%,较上月提高0.3个百分点,对CPI同比的拉动作用提高0.24个百分点(见图1)。一是去年3月非食品价格同比较前值回落0.4个百分点,低基数对非食品同比形成一定支撑;二是家用器具价格同比较上月提高3.0个百分点,环比录得2.8%,创有数据以来最高,反映出“以旧换新”政策对相关商品需求和价格形成支撑;三是服务价格同比较上月提高0.7个百分点至0.3%,但环比增速低于历史同期均值,说明居民消费需求依然偏弱;四是国际原油价格下行对非食品价格形成拖累(见图2-3)。

综合看,在“以旧换新”政策和服务价格低基数的共同影响下,本月核心CPI提高0.6个百分点至0.5%,但仍处于“0时代”,加上后续“以旧换新”政策效应可能边际减弱,未来核心CPI回升高度不宜高估,需继续观测振消费、稳楼市、稳股市、促民企相关政策的落地情况和成效。

二、国际输入性压力、国内地产需求偏弱共致PPI降幅扩大

3月份PPI同比下降2.5%,降幅较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其中翘尾因素提高0.1个百分点;PPI环比下降0.4%(见图4),国际输入性压力以及国内投资需求偏弱是主要拖累。

分结构看,生产资料环比降幅较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至-0.4%,其中采掘工业和原材料工业价格环比均回落较多,加工工业降幅有所收窄;生活资料环比回落0.4个百分点至-0.4%,其中一般日用品和耐用品价格环比由正转负,由于企业出厂价格可能略领先于居民消费价格,说明“两新”政策对价格的提振作用或已边际减弱(见图5)。分行业看,原油链、房地产建材等行业价格环比均为负,有色链价格环比录得正增长,说明内外部因素共致PPI增速回落,但国内基建投资需求仍保持韧性(见图6)。

三、预计4月份CPI约增长-0.1%、PPI约增长-2.8%,低通胀格局短期难改

预计4月份CPI增长-0.1%左右,二三季度延续负增长概率偏高。一是预计4月份食品价格环比由负转正;二是预计猪肉对CPI同比的拉动作用变化不大;三是服务价格受益于一揽子政策加力显效以及假期因素提振,有望温和回升;四是“以旧换新”政策对工业品价格的支撑作用可能减弱,加上国际油价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两者对非食品价格的拉动作用或均有所走弱;五是4月CPI翘尾因素较3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

预计4月份PPI降幅扩大至-2.8%左右,全年延续负增格局。一是4月份PPI翘尾因素较3月份提高0.2个百分点;二是受全球经济放缓压力增加,传统能源供给较为充足影响,短期国际油价仍面临一定下行压力;三是受特朗普加征对等关税冲击全球贸易、国内出口下行压力显现影响,国内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压力或有所增加,增加国内工业品价格的下行压力;四是随着一揽子刺激政策进一步见效,加上年初各地奋战“开门红”,国内部分建材行业价格有望温和回升,但房地产需求低迷制约其回升幅度。

四、总结:3月份CPI增速回升、PPI降幅扩大,前者回升主要源于去年低基数效应以及“以旧换新”政策的短期刺激,后者回落虽有国际输入性通缩压力的外部因素,但更多反映出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内在矛盾。往后看,预计受“两新”政策效果边际减弱,以及特朗普关税政策冲击全球需求和贸易等因素影响,短期国内通胀回升将继续面临内外部压力,基准情况下二三季度CPI继续负增长、PPI全年为负的概率偏大。预计二季度国内宏观政策进入集中发力期,政策将重点聚焦“振消费、稳楼市、稳股市、促民企”等关键领域,通过政策协同畅通国内大循环,打破当前低通胀格局。

免 责 声 明|

本微信号引用、摘录或转载来自第三方的文章时,并不表明这些内容代表本人观点,其目的只是供访问者交流与参考。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微信号所载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阅读者的一切商业决策不应将本微信号内容为投资决策唯一参考因素,亦不应认为本微信号所涉内容可以取代自己的判断,在任何情况下,本人及本人所在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微信号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直接或间接后果承担任何责任。

本微信号涉及的本人所有表述是基于本人的知识和经验客观中立地做出,并不含有任何偏见,投资者应从严格经济学意义上理解。本人及本人所在公司对任何基于偏见角度理解本微信号内容所可能引起的后果,不承担任何责任,并保留采取行动保护自身权益的一切权利。

本微信号内容(除引用、摘录或转载来自第三方的文章),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发表、引用或传播。

本人对本免责声明条款具有修改和最终解释权。

。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来源:和讯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