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推进两岸文化交流,4月10日,国家一级作家、安徽省人民政府文史馆馆员裴章传,安徽省民政厅原局长张亚平率调研组赴六安市台静农纪念馆专题调研。
□ 图文 / 方 平
为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推进两岸文化交流,4月10日,国家一级作家、安徽省人民政府文史馆馆员裴章传,安徽省民政厅原局长张亚平率调研组赴六安市台静农纪念馆专题调研。
安徽省人民政府参事研究会文化研究院副秘书长方平,《人民日报》“人民周刊”主任邰蔚等参与调研,并就台静农文化遗产保护、纪念馆建设,以及地方文化品牌打造等议题深入探讨。
调研组在纪念馆几位负责人与叶集区文旅局局长台运兵等陪同下,参观馆内陈列的台静农先生手稿、书画作品、书信及生平史料,观看纪录片《乡贤台静农》,全面了解其文学成就、艺术造诣及心系家国的赤子情怀。
裴章传说:“台静农先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其作品兼具文学价值与历史厚度,是安徽文化的一张重要名片。纪念馆应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强与高校、学术机构的合作,打造两岸文化交流的桥梁。”
调研组认为,台静农作为鲁迅挚友、未名社骨干,其“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精神内核与当前文化强省建设高度契合,希望他们以数字化手段活化馆藏资源,并通过专题展览、学术论坛等形式扩大影响力。
张亚平从公共文化服务角度谈了自己看法。他认为,关键要优化纪念馆配套设施,结合六安红色旅游线路,形成“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模式。
邰蔚表示, 《人民日报》“人民周刊”将持续关注台静农文化品牌的打造,通过融媒体传播助力地方文化“走出去”,讲好安徽故事。
调研座谈会上,安徽省民政厅原局长张亚平,对成立台敬农研究会等相关工作,提出指导意见。调研组就申报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筹建台静农研究学会等达成初步共识。
立足本土、服务大局,安徽省人民政府参事研究会文化研究院将以台静农纪念馆为样本,形成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专题报告,推动爱国文化旗手台敬农专项研究工作,助力皖西文化高地建设,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来源:时代新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