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开展“体重管理年”活动是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慢性病防治关口前移的重要举措。研究发现,体重水平与人体健康状况密切相关,超重和肥胖已成为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部分癌症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肥胖症已上升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开展“体重管理年”活动是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慢性病防治关口前移的重要举措。研究发现,体重水平与人体健康状况密切相关,超重和肥胖已成为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部分癌症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肥胖症已上升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2024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6个部门联合启动“体重管理年”活动,并着力实施“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近段时间以来,我省就“体重管理年”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推进“儿童青少年科学减重计划”等专项行动,正在着力形成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
以体重管理“小切口”撬动健康管理“大文章”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2018年我国成人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4.3%和16.4%,6岁至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11.1%和7.9%,呈逐年递增趋势,形势不容乐观。
“开展‘体重管理年’活动是推动慢性病防治关口前移的重要举措。”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张波表示,深入开展“体重管理年”活动,加强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下大力气推进“儿童青少年科学减重计划”等专项行动,推动健康关口前移,推动健康管理从“治已病”到“治未病”转变。
开展“体重管理年”活动也是以体重管理“小切口”撬动健康管理“大文章”的务实之举。当前,体重管理已成为衡量公共卫生治理能力的关键指标。近年来,我省制定实施《“健康山西2030”规划纲要》,在全社会持续开展“三减三健”专项行动,将成人肥胖增长率纳入“健康中国 ・山西行动”主要指标,明确2030年居民超重肥胖增速持续减缓。去年12月,省卫生健康委联合教育、工信、广电、体育等15个部门印发《山西省“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形成左右协同、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推动实施健康山西战略。
目前,我省围绕“体重管理年”活动确立了总体目标:自2024年起,力争通过三年时间,实现体重管理支持性环境广泛建立,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显著提升,健康生活方式更加普及,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逐渐形成,部分人群体重异常状况得以改善。具体而言,有5方面任务指标:一是7岁-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在基线基础上,年均增幅下降20%;成人超重肥胖率在基线基础上,年均增幅下降10%。二是普遍将体重管理纳入学校健康教育,覆盖率达100%。三是各县(市、区)普遍开展体重管理科普宣传,覆盖率达100%。四是公共体育场所普遍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比例达100%。五是大力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持“双证”人数达2000名。
精准施策因地制宜开展我省“体重管理年”活动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我省精准施策、因地制宜开展“体重管理年”活动,正在着力做好多方面的重点工作。
在健全完善医疗卫生体重管理组织体系方面,构建专家网络、服务模式和规范流程,为体重管理提供智力保障、医学支撑和路径指引。在推动建设全方位体重管理监测服务机制方面,营造体重管理社会支持性环境,完善监测信息互联共享机制,加强高危人群体重管理服务。在深入开展“儿童青少年科学减重计划”方面,逐步构建“学生-家庭-学校-医疗”四位一体的健康体重管理模式。
在开展形式多样“体重管理年”宣传活动方面,充分发挥多部门协作组织优势、专家团队技术优势、群策群力制度优势,推动体重管理科普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省广电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一平表示,各级广播电视媒体要坚持守正创新,有序做好“体重管理年”融合传播工作的同时,加强规划引导,高效做好“体重管理年”制作创作工作。
在协同推进体重管理产学研成果高效转化方面,我省持续打造“健康旅游”新生态、赋能“健康产业”新升级、引领“健康体育”新风尚、营造“健康学校”新局面,形成跨界融合生态。
“‘体重管理年’对体育部门的公共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各级体育部门要通过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提升指导员等志愿者的宣传指导能力,为群众提供专业的健身指导和咨询服务。”省体育局副局长杜荣表示,体重管理背后是体育产业与健康管理的深度融合,“体重管理年”的开展催生了“减重经济”这一新业态。与此同时,体重管理涉及多领域知识,需要体育与医疗的协同合作。体卫融合模式能够充分发挥体育在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方面的作用,提升全民健康管理水平。
开展全社会参与全过程指导的体重管理工作
在“体重管理年”活动深入实施的过程中,晋中市就健全青少年体重管理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晋中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冯雨平表示,“科学减重是一项长期工作,我们着力积极推进健康副校长设立、八段锦进校园、中医药干预、健康文旅示范带建设等四个行动。”具体来说,在全市公立中小学校、幼儿园设健康副校长,推动体育活动、健康教育制度化建设,将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纳入考核。将国家体育总局推广的传统养生功法八段锦引入中小学校。在晋中市中医院建设青少年肥胖中医药干预中心,鼓励各县(市、区)在市中医院指导下开展肥胖干预中心建设。与文旅局研拟融合徒步、道地药材辨识等元素,开发“健康体重文旅”专线,在景区内布设健康驿站,建设健康管理服务型景区。
阳曲县委常委、副县长孙慧生介绍,该县依托慢性病管理体系,开展全社会参与、全过程指导的体重管理。重点做好七件事。打造“录古咀村健康食堂”“低盐低糖社区”等示范场景,推动体重管理与慢病防控深度融合;年底前实现18岁以上人群BMI(体质指数)筛查全覆盖,实现居民健康数据动态监测;推动“体重管理”纳入健康教育与家校共育体系;依托山西省专家学者协会在阳曲设立的肥胖防控与体重管理专家工作站,针对重点群体制定个性化管理方案;统筹协调公共体育场所、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大力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通过“全民健康日”、巡回讲座、短视频等活动和形式,扩大宣教影响,营造“人人知健康,人人懂健康,人人会健康”的良好氛围。(记者 秦洋)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