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揭示:这个时间段运动,降低糖尿病风险效果最佳!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18 20:16 2

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体力活动的时间点可能是影响其健康效益的重要因素。虽然我们知道体力活动对预防和控制糖尿病至关重要,但关于“一天中什么时候活动最有益于代谢健康”的问题,现有文献尚未达成共识。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身体动一动,时机很重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体力活动的时间点可能是影响其健康效益的重要因素。虽然我们知道体力活动对预防和控制糖尿病至关重要,但关于“一天中什么时候活动最有益于代谢健康”的问题,现有文献尚未达成共识。

有些研究表明下午或傍晚运动带来的代谢改善更明显,而另一些研究则发现早晨和下午的体力活动同样对糖尿病风险有利。本文将探讨一项基于美国全国代表性样本的最新研究[1],该研究揭示了24小时体力活动时间与糖尿病之间的关联。

研究方法:全面追踪活动与代谢关系

这项研究分析了2011-2014年美国国民健康和营养调查(NHANES)的数据,包括7074名平均年龄48岁的成年人,其中52%为女性。参与者佩戴加速度计连续7天,记录其24小时动作模式。研究人员采用监测器独立运动摘要(MIMS)单位来计算每小时的总活动水平,并将活动分为五个等级(五分位)。

表1:按糖尿病状态划分的患者特征:NHANES 2011-2014。表格展示了总样本及有无糖尿病人群的年龄、性别、种族/民族、教育程度、收入水平、生活方式因素、睡眠习惯和总体力活动水平等基本特征。

研究通过两种方式定义小时窗口:一是相对于个体的睡眠中点时间(主要方法),二是基于时钟时间(次要方法)。主要结果指标是糖尿病患病率,次要指标包括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HOMA-IR(胰岛素抵抗指数)和2小时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

为了确保结果可靠,研究控制了多种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民族、教育水平、家庭收入、婚姻状况、吸烟状况、酒精消费、BMI、总能量摄入、睡眠时长、睡眠中点时间和总体力活动水平。

关键发现:运动时机影响糖尿病风险

研究结果显示,在睡眠后晚上和下午的体力活动与降低糖尿病风险显著相关。具体来说:

在睡眠中点后8-9小时的晚上时段(相当于大约上午11点至中午),体力活动最高五分位的人群与最低五分位相比,糖尿病风险降低35%(OR 0.65;95% CI 0.44~0.96)。

表2:NHANES(2011-2014)参与者每小时平均体力活动与糖尿病之间的关联。表格展示了按体力活动五分位划分的糖尿病风险优势比(95% CI)。例如,在睡眠中点后1小时内高度活跃的个体[分布的最高五分位(Q5)]与该时间段活动最少的人群(Q1)相比,糖尿病风险增加1.71倍。

在睡眠中点后11-17小时的下午时段(相当于下午2点至晚上8点),体力活动最高五分位的人群糖尿病风险降低36%-56%(OR 0.44;95% CI 0.29~0.69和OR 0.64;95% CI 0.43~0.95)。

相反,夜间较高的体力活动水平与糖尿病风险增加相关。这种“双凹”模式(即两个时间窗口中较高活动与较低糖尿病风险相关)在年龄、性别、种族/民族、昼夜节律类型和睡眠时长的不同亚组中均有观察到。

此外,研究还发现,体力活动时间点与2小时OGTT结果的关联模式与糖尿病患病率相似,但与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和HOMA-IR的关联较弱。在按种族/民族分层的亚组分析中,非裔美国人和白人表现出类似的“双凹”模式,而西班牙裔则表现为单一的负相关时段(睡眠中点后9-13小时)。

图1:比较每小时体力活动最高五分位与最低五分位之间的糖尿病患病率关联。图中展示了相对于睡眠中点(a)和根据时钟时间(b)定义的每小时窗口的优势比和95%置信区间。

图2:比较每小时体力活动最高五分位与最低五分位之间的2小时OGTT葡萄糖(a)、空腹血糖(b)、空腹胰岛素(c)和HOMA-IR(d)的关联。每个小时窗口相对于个体的平均睡眠中点定义。

研究意义与机制探析

这项研究提供了重要证据,表明体力活动的时间点可能调节其代谢效应。人体胰岛素敏感性受昼夜节律系统调控,表现出明显的昼夜模式,早晨胰岛素敏感性较高,而晚上和夜间较低。这种生理特性可能是体力活动时间效应的基础机制。

研究中观察到的睡眠时间/夜间高活动水平与糖尿病风险增加的正相关,与睡眠不足的已知不良代谢影响一致。夜间高水平的体力活动可能反映了多种因素,包括睡眠时间不足、睡眠维持不良、睡眠碎片化和/或不规律的睡眠时间,这些都与糖尿病风险增加有关。

这项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它使用了全国代表性样本,提供了更精细的时间窗口分析,并考虑了睡眠时间和昼夜节律类型的潜在影响。这些方法学优势可能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此前研究结果不一致。

实践启示与未来方向

研究结果表明,在特定时间窗口(特别是晚上和下午)进行体力活动可能有助于改善血糖管理和降低糖尿病风险。同时,改善夜间睡眠质量对代谢健康同样重要。虽然这是一项横断面研究,无法确定因果关系,但这些发现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

未来研究应利用纵向数据进一步阐明体力活动时间与糖尿病的关系,考虑工作时间表、家庭责任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及膳食时间与体力活动时间的交互作用。这些研究将有助于开发更精准的体力活动干预策略,优化其代谢效益。

参考文献:

[1]Xiao Q, Feng Q, Rutter MK, et al. Associations between the timing of 24 h physical activity and diabetes mellitus: results from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the US population. Diabetologia. 2025. https://doi.org/10.1007/s00125-025-06368-9

来源:健康的大星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