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迷信!今日谷雨,提醒中老年人:“白天无禁忌,晚上4注意”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0 08:20 2

摘要:"杨花柳絮随风舞,雨生百谷夏将至",一转眼,今天已是2025年4月20日,农历三月廿三,太阳行至黄经30度,我们迎来了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古籍《群芳谱》记载:"谷雨,谷得雨而生也",此时雨水滋润大地,正是播种移苗的好时节。

本文个人观点,仅供娱乐,请勿迷信其中!

"杨花柳絮随风舞,雨生百谷夏将至",一转眼,今天已是2025年4月20日,农历三月廿三,太阳行至黄经30度,我们迎来了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古籍《群芳谱》记载:"谷雨,谷得雨而生也",此时雨水滋润大地,正是播种移苗的好时节。

谷雨三候看天时

老祖宗将谷雨分为三候:"一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戴胜降于桑"。此时浮萍初生,布谷鸟振翅催耕,戴胜鸟栖于桑树,正是农忙高潮。

今年谷雨恰逢"土王用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特别提醒:"土旺之时,宜静养脾胃",这与现代医学强调的春季肠胃调理不谋而合。

白天无禁忌:把握春日最后生机

当绵绵细雨浸润大地,谷雨节气悄然而至。此时阳气升发达到顶峰,正如中医 “春夏养阳” 的理念,这个阶段是顺应自然、调养身心的绝佳时机,尤其适合中老年人把握春日最后生机,通过白天的活动养护身体。

清晨,推开窗棂,潮湿的空气裹挟着泥土的芬芳涌入室内,一夜积聚的浊气也随之被春风带走。阳光渐盛时,不妨在上午9 - 11点间,寻一处静谧角落,让后背尽情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20分钟的晒背,不仅能帮助身体驱走寒气、补充钙质,更是契合古人 “采阳纳气” 的养生智慧。

这里所说的 “白天无禁忌”,并非毫无节制地肆意而为,而是需遵循科学指导下的三大养生原则。

在运动方面,以 “缓” 为宜,太极拳、八段锦这类柔缓的传统功法便是绝佳选择。

一招一式间,身体关节得以舒展,气息也在缓慢流动中变得顺畅。饮食上强调一个 “鲜” 字,谷雨时节,香椿嫩芽红紫油亮,荠菜清香扑鼻,这些当季蔬菜不仅口感鲜嫩,更饱含自然赋予的营养,为身体注入活力。

而在情绪调节上,要时刻保持心境平和,避免大喜大悲,让情绪如春日里的溪流,舒缓而平稳。

晚上四注意:守住健康防线

注意一:戌时(19-21点)关窗防湿寒

谷雨时节,天气就像个调皮的孩子,昼夜温差能达到 10℃以上呢。白天可能还暖烘烘的,太阳照得人浑身舒坦,可一入夜,气温就“唰”地降下来了。而且啊,地气开始上升,空气里的湿度比白天足足增加了 30%,感觉就像被一层湿漉漉的纱裹着。

《养生论》里就提醒咱们:“亥时阴气重,宜闭户安寝”。现代人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老祖宗的智慧可不能丢。我建议大家晚间七点后,就把朝北的窗户关上。要是觉得闷,想通通风,那就把朝南的小窗开条小缝隙,让新鲜空气溜进来。

这时候,保暖工作可不能马虎,尤其是肩颈和膝关节。我有个朋友,就因为没注意保暖,结果肩颈疼得直不起腰。咱们可以在睡前用 45℃的热水袋热敷 10 分钟,那叫一个舒服。

在民间,也有不少谷雨时节的习俗。有的地方会在这天喝谷雨茶,说是能清火、辟邪。咱们不妨也试试,在关窗保暖的同时,泡上一杯清香的谷雨茶,享受这惬意的时光,把健康紧紧抓在手里。

注意二:饮食宜"三少三多"

咱们常说“病从口入”,晚餐这一餐尤其得注意。晚餐嘛,得遵循“少油、少盐、少辛辣,多杂粮、多蒸煮、多深色蔬菜”的原则。就像《黄帝内经》里讲的“五谷为养”,多吃点杂粮,对身体那是极好的。这时候,新鲜豌豆、蚕豆都上市了,不妨搭配点小米煮粥,既补充了B族维生素,又富含膳食纤维,真是美味又健康。

说到吃,现代人也有不少讲究。有人觉得,吃得太清淡没味道,可你想想,古人云“淡泊以明志”,饮食清淡点,身体也清爽。而且啊,这深色蔬菜里头的营养,可不是油盐能比的。

对了,虽然香椿正当季,但吃的时候可得留个心眼儿。记得一定要焯水1分钟以上再食用,不然亚硝酸盐摄入过量,那可就得不偿失了。就像老话说的,“小心驶得万年船”,饮食这事儿,还是得谨慎点。

所以啊,咱们晚餐就得这么吃,既满足了口腹之欲,又照顾了身体健康,何乐而不为呢?大家不妨试试,让身体也享受一下这“三少三多”的饮食之道吧!

注意三:亥时(21-23点)养肝黄金期

老话讲“人卧血归肝”,这可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养生智慧。中医认为,亥时是养肝的黄金时段,就好比给肝脏开了一场专属的“养护派对”。咱现代人常常熬夜,总觉得年轻扛得住,可身体哪经得起这么折腾。肝脏就像个默默付出的“劳模”,白天帮咱们代谢毒素、储存能量,晚上就得好好歇着。

专家建议最晚22:30就得上床准备入睡,给肝脏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睡前不妨试试源自哈佛医学院的“478呼吸法”,做三组深呼吸练习:用4秒吸气,屏息7秒,再缓慢呼气8秒。这方法就像给交感神经来了一场“按摩”,能让它平静下来,还能提升血氧饱和度,让身体更放松。

可别小看睡前刷手机这个习惯,那蓝光就像个“捣蛋鬼”,会抑制褪黑素分泌达50%以上,让咱们越来越精神,难以入睡。就像民间说的“熬夜一时爽,身体火葬场”,长期这样,肝脏可受不了。

日常里,咱们还可以在睡前泡泡脚,促进血液循环,让身体暖乎乎的。亥时养肝,就像给身体这座“大厦”加固根基,只有根基稳了,咱们才能精神饱满地迎接新的一天。所以,别再熬夜啦,让肝脏在亥时好好歇一歇!

注意四:子时(23-1点)务必安眠

老话说得好,“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觉补”,谷雨这时候,正是春木最旺盛的时候,肝胆经当令,这时候要是能睡个深度好觉,那可太重要啦!

有研究发现,要是23点至凌晨1点还不睡觉,第二天那疲劳感能增加40%呢,就像俗语说的“一夜不睡,十夜不醒”,这熬夜的亏欠,可不好补回来。

要是你有失眠的困扰,别急,我这有个小妙招。取桂圆肉5颗、红枣3枚、浮小麦10克,煮水代茶饮。这方子可不是我瞎编的,它源自《金匮要略》,有安神助眠的效果呢。就像网络流行语说的“失眠星人救星”,这茶就是你的救星啦!

古代人讲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睡眠可是养生的大事。就像《黄帝内经》里说的“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咱们虽然不用那么早起,但晚上按时睡觉可是必须的。

还有那句民间谚语“吃罢中饭睡一觉,健健康康活到老”,虽然说的是午睡,但晚上睡个好觉,那更是健康长寿的秘诀呢!所以啊,子时一定要安眠,别让失眠找上你!

谷雨"祭仓颉"的古老传统,实则寄托着对文化传承的敬畏;"走谷雨"的习俗,暗合现代"日行万步"的健康理念。今日我们不必拘泥形式,但要领悟其中智慧:把握自然节律,调节生活节奏。

正如《黄帝内经》所言:"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这才是节气文化的精髓所在。

有福之人请留下一句:"时来运转",接住这谷底翻身,财神光顾,事业顺利,子女健康,学业有成,父母安康,运势飙升,人生大逆袭!!!

来源:一刀松游戏解说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