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年的4月15日—21日为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福建新闻广播《共享大医生》携手福建省肿瘤医院推出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特别策划,与您一起守护健康,“科学防癌,健康生活”!胰腺癌因恶性程度高、早期难发现、预后差,被称为 “癌王”。但别被这个名号吓倒,掌握科学的预防方法
每年的4月15日—21日为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福建新闻广播《共享大医生》携手福建省肿瘤医院推出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特别策划,与您一起守护健康,“科学防癌,健康生活”!胰腺癌因恶性程度高、早期难发现、预后差,被称为 “癌王”。但别被这个名号吓倒,掌握科学的预防方法,我们完全可以为胰腺筑起健康防线。
本期话题:“胰”路守护,远离“癌王”
胰腺癌之所以凶险,在于它 “深藏不露”。胰腺位于腹腔深处,早期肿瘤生长时,几乎不会发出明显信号,等出现腹痛、黄疸、消瘦等症状时,癌细胞往往已扩散。而且,胰腺癌对放化疗不敏感,手术切除难度大,这让它成为医学难题。了解这些特性,我们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
胰腺癌并非无迹可寻,部分人群因特定因素,患病风险显著增加。长期吸烟的人,烟草中的致癌物会直接刺激胰腺;过量饮酒、暴饮暴食则会引发胰腺炎,反复炎症刺激容易诱发癌变。此外,肥胖人群体内的慢性炎症环境、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对胰腺的损伤,都会让胰腺癌有机可乘。家族中有胰腺癌患者的人,更要警惕遗传风险,比如携带 BRCA2、PALB2 等基因突变,会使风险提升 5 - 10 倍。
虽然胰腺癌早期隐匿,但细心观察仍能发现蛛丝马迹。不明原因的上腹部隐痛或胀痛,且疼痛逐渐加重,可能是肿瘤压迫神经;皮肤、巩膜发黄,尿液颜色加深,类似 “酱油色”,提示可能出现黄疸;突然的体重下降,在 1 - 2 个月内减轻 5 公斤以上,伴随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都可能是胰腺在 “呼救”。如果出现这些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检查。
饮食是守护胰腺健康的关键。首先,要减少加工肉类、油炸食品和高糖饮料的摄入,这些食物不仅热量高,还会增加胰腺的消化负担。建议多吃新鲜蔬果,尤其是十字花科蔬菜(如西兰花、白菜),富含的硫代葡萄糖苷能帮助身体抗癌;选择全谷物替代精制米面,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减轻胰腺分泌压力。同时,规律进餐也很重要,避免饥一顿饱一顿,让胰腺能规律工作。
运动是对抗胰腺癌的 “天然良药”。每周进行至少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能加速新陈代谢,降低胰岛素抵抗,减少胰腺细胞癌变风险。力量训练同样不可忽视,通过举哑铃、俯卧撑等锻炼肌肉,不仅能提升基础代谢率,还能调节免疫系统,增强抗癌能力。即使工作繁忙,也可以利用碎片时间,比如步行上下楼梯、站立办公,积少成多促进健康。
对于高危人群,定期筛查是早期发现胰腺癌的 “利器”。40 岁以上、有家族病史、长期吸烟饮酒、患有慢性胰腺炎或糖尿病的人,建议每年进行一次肿瘤标志物检查(如 CA19 - 9)和影像学检查,超声内镜(EUS)能清晰观察胰腺内部结构,MRI 或 CT 则可发现微小病变。早发现意味着更高的治愈可能,千万不要因害怕而错过最佳诊断时机。
免 责 声 明
本文旨在健康科普,帮助大家了解疾病以及用药,科普内容不能代替医生诊治意见,仅供参考,如有相关健康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
大 医 生 介 绍
郭 增 清
福建省肿瘤医院肝胆胰肿瘤诊治中心主任医师,教授,福建省临床营养治疗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应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肝癌整合防筛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大 医 生 介 绍
张 辉
福建省肿瘤医院肝胆胰肿瘤诊治中心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国抗癌协会ERAS肿瘤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委员,福建省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乙丙肝防治联盟副理事长,福建省抗癌协会肿瘤多学科诊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来源:福建新闻广播FM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