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柳江区百朋镇小山村迎来一片丰收的景象。600多亩春收小麦在四月的田野里泛起金黄的波浪,为这片土地带来了丰收的喜悦。这是柳江区首次大面积试验种植小麦,也是响应国家战略,稳住农业基本盘、保障粮食生产的重要举措和具体实践。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柳江区百朋镇小山村迎来一片丰收的景象。600多亩春收小麦在四月的田野里泛起金黄的波浪,为这片土地带来了丰收的喜悦。这是柳江区首次大面积试验种植小麦,也是响应国家战略,稳住农业基本盘、保障粮食生产的重要举措和具体实践。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百朋镇小山村的柳江区冬闲田开发春收小麦高产综合技术集成应用实验示范区。麦浪翻滚,满目金黄,收割机在麦田里来回穿梭,一颗颗麦粒“跳跃”归仓,奏响了丰收的乐章。小麦种植大户韦建康开着收割机忙碌着,他竖起大拇指称赞道:“这批冬小麦在一周后就能收割完毕,我们立即开启早稻种植,小麦种植很好地填补冬闲田的‘档期’。如今,同样一块地,可以实现‘早稻、晚稻、小麦’三造连续种植,进一步增加群众收入,这就是科技的力量。”
示范区春收小麦种植严格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绿色、环保”的要求进行,采用统一品种、增密增穗、健株抗逆栽培、精准配方施肥、花期“一喷三防”调节技术、生产全程机械化等综合集成技术,确保小麦高产丰收。收割现场,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正忙着对不同品种的小麦进行产量测定,小麦的成功试种,为柳江区“稻稻麦”模式的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柳江区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副主任、高级农艺师蓝启和介绍,去年11月,示范区在不同区域实验种植十几个小麦品种,探索不同品种对环境的适应性需求。经过约150天的生长,南麦941品种表现出早熟、颗粒饱满、产量稳定等特点,平均亩产达到325公斤,最高可达400公斤。今年,柳江区利用冬闲田种植春小麦的面积约为2900亩,计划明年扩大种植面积到5000亩。
粮食安全,国之大者。为顺利推进示范区小麦实验种植工作,柳江区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深入种植一线,进行田间精准测试,为种植户提供种子优选、播种管理技术指导等各项服务工作,确保小麦种植喜迎丰收。
近年来,柳江区积极推动耕地复耕复种工作,切实把土地资源管起来、用起来、盘起来,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如今,“一年三作三收”的模式极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提升了粮食产能,全区粮食生产呈现出稳步增长的崭新局面。
记者:韦蒙玲
来源: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