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心脏瓣膜作为人体内重要的“阀门”,在保证血液单向流动、维持心脏正常功能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心脏阀门出现问题,身体往往会通过一系列症状来发出警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急诊危重症中心副主任医师 杨赓
心脏瓣膜作为人体内重要的“阀门”,在保证血液单向流动、维持心脏正常功能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心脏阀门出现问题,身体往往会通过一系列症状来发出警报。
心脏共有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四个瓣膜,分别承担不同的功能。其中,二尖瓣作为左心房与左心室之间的单向阀门,可防止血液逆流;主动脉瓣是将含氧血泵入全身的总闸门;三尖瓣、肺动脉瓣则可维持右心系统血流动力学稳定。这四个阀门各司其职,确保血液在心脏内、从心脏到全身单向流动。
随着年龄增长,钙化等问题可能导致心脏瓣膜功能衰退。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心脏瓣膜病的患病率约为3.8%,全国约有2500万心脏瓣膜病患者。一般来说,瓣膜失灵会出现以下报警信号。
感到疲倦。这是心输出量下降的早期信号。瓣膜狭窄会导致心脏射血阻力增加,或致使瓣膜关闭不全,引发血液反流,进而造成心输出量减少,组织供氧不足。主动脉瓣狭窄、风湿性二尖瓣病变的患者可能出现这一症状。
呼吸不畅。是肺淤血的典型表现。二尖瓣狭窄会导致左心房压力升高,肺静脉回流受阻,进而引发肺水肿。通常,患者会在夜间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平卧时症状或加重。
下肢和脏器肿胀。这是右心衰竭的警示。三尖瓣关闭不全可导致体循环淤血,下肢静脉压升高,液体渗入组织间隙。患者一般会出现踝部及下肢水肿、肝肿大、腹水等,该症状多见于慢性肺心病合并三尖瓣病变患者。
心跳无规律。心跳节律发生变化时,心房颤动的危险性就会升高。这可能是因二尖瓣狭窄,导致左心房扩大,从而诱发房颤;同时主动脉瓣病变会引发左心室肥厚,也会增加室性心律失常风险。
心脏阀门老化的高风险因素包括:年龄增长、先天性缺陷(如二叶式主动脉瓣)、风湿性心脏病等。当出现上述任何一种或多种症状时,特别是老年人群,应立即就医检查。目前,针对心脏瓣膜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传统外科瓣膜置换术及介入手术,具体治疗方案需视个人情况而定。
为预防心脏瓣膜疾病的发生,建议定期体检,尤其是50岁以上人群,每年至少做一次全面的心脏健康检查;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需注意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发展,因为它们是加重心脏负担的重要因素。
本文来自【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