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大阪·关西世博会(以下简称“大阪世博会”)在近日正式开园,以“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绿色发展的未来社会”为主题的中国馆同步举行了开馆仪式。
人民网记者 黄盛
2025年大阪·关西世博会(以下简称“大阪世博会”)在近日正式开园,以“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绿色发展的未来社会”为主题的中国馆同步举行了开馆仪式。
据介绍,中国馆共设“天人合一”“绿水青山”“生生不息”三个展区,旨在展示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展现中国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和民心相通。其中,近距离对比展示由中国嫦娥五号、嫦娥六号探测器采集的月球正面和背面土壤样品,以及“蛟龙”号深潜体验舱、新一代人形机器人、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大型多媒体动态影像、数字化动态长卷《耕织图》等展项是中国馆的亮点。
2025年大阪·关西世博会中国馆外景。 受访者供图
“技术支撑绿色理念,中国馆为世界提供了绿色发展的中国样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总负责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设计院院长孙建超说。
据孙建超介绍,中国馆从设计选材到施工运营,都坚持绿色低碳。中国馆建筑主体以竹材与钢结构结合,墙体选用国内新型低碳固碳竹质产品,钢结构、竹简板内外墙、屋面阳光板等装配式、轻量化材料的应用有效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同时,积极推行废弃物减量和资源回收利用。
孙建超表示,中国馆通过创新的低碳技术实现绿色可持续建筑目标;通过装配式、模块化和综合技术措施实现低干预、可逆化的建造与拆除;通过创新材料构造实现建筑物功能与形式的结合。
2025年大阪·关西世博会中国馆室内展陈。 受访者供图
“中国馆建筑以古代重要文化传播载体——竹简为设计灵感,巧妙融合竹子、汉字、书卷等寓意丰富的文化符号,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彰显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国智慧’。”孙建超表示。
孙建超介绍说,中国馆展陈讲述的故事是一支“三部曲”:“天人合一”展区照见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精神密码和赓续传承;“绿水青山”展区讲述一个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动人故事,展示生态保护与社会发展协调共进的美丽中国;“生生不息”展区则呈现了中国以创新引领发展,为应对全球挑战、增进人类福祉做出的不懈努力与生动实践。
另据介绍,中国馆主体钢结构构件全部在国内生产,所有构件均在国内完成预组装后拆分成不同种类、不同数量的钢构件,以“集装箱+散货船”方式分批运输至大阪世博园区,这种方式提升了中国馆项目建设的自主性、可控性,实现低干预、可逆化的建造与拆除,契合本届世博会“构想焕发生机的未来社会”主题。同时,中国建研院专项研发了中国馆智慧建造管理平台,以数字化管理模式实现了对中国馆项目建造全过程、全方位的实时监督和管控,通过跨境远程数字可视化辅助技术进行项目管理,为跨国大型项目的数字化管理提供了新的范例。
“中国馆项目全过程采用的多种设计建造技术,充分展现了‘中国建造’的综合技术实力和中国速度的优势,也是‘绿色中国’理念的成功探索与实践。”孙建超说。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