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龙门县正以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推进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试点建设为契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统筹开展城市美学系列活动,将美的“种子”播撒在龙门大地,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龙门。
当前,龙门县正以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推进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试点建设为契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统筹开展城市美学系列活动,将美的“种子”播撒在龙门大地,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龙门。
龙城街道作为龙门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正依托自身发展优势,从经济发展提质增速、县美丽圩镇建设及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等方面,积极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成为龙门县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老街活化
旧巷新生,刷新城市颜值
如果说,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那城市品质便是它的内涵。
在龙门县城,谷行街、新兴路、城东路等老街曾是龙门商贸繁荣的象征,承载着龙门人民的记忆与情感。这些老街历经岁月洗礼,见证了时代的变迁。随着时光流逝,老街逐渐显露疲态。但幸运的是,龙城街道并没有忘记这些老街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龙城街道对老街实施“古城遗风,活化街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惠州日报记者黄宇翔 摄
如今,走进龙城,宽敞整洁的街道映入眼帘,道路两侧的房屋褪去了斑驳的“外衣”,换上了统一的“新装”。城东路、新兴路、谷行街片区,是龙门县城最老旧的街区。龙城街道充分考虑这些老街的历史风貌和文化特色,以明清风格为基调,局部穿插民国、现代等建筑风格,对老街实施“古城遗风,活化街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升级改造后的老街,既保留传统韵味,又焕发了新的生机,刷新了龙门城市“颜值”。部分老街区成为龙门县城美丽示范主街。
龙城街道“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钟悦沅介绍,老街区外立面改造总长度1150米,涉及约258户。改造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如沿街商铺密集、风格不协调,“三线”凌乱等问题。为此,龙城街道通过“居委干部+驻社区工作组+党员”分组的形式,多次全面开展走访,用心用情做好沿街商铺和住户改造动员工作。同时,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和建议,综合各商铺品牌特色和改造意向,多次调整设计方案,推动全面改造。
在美丽示范主街上,两侧房屋的窗户、墙面、招牌规范有序,风格统一,老街文化韵味浓郁。针对街区“三线”像蜘蛛网一样乱飞乱挂的现象,龙城街道推动创新整治,将“三线”捆扎隐藏到招牌后面。这样,既美观简约,又大大降低改造成本。夜幕降临时,建筑上暖黄色灯光带悄然亮起,与斑斓夜色相融,流光溢彩,让群众感受到这条主街的韵味与烟火气。
城东路商铺经营者石德雄感慨地说:“整条街整洁美观了很多,周边还新增了小公园和健康设施,吸引很多人‘打卡’,给周边商铺带来很多客流量。”市民廖燕霞也表示:“谷行街改造后,路面更宽了,晚上灯光很漂亮,整条街给人的感觉很温暖、很漂亮。”
客厅赋能
小空间大容量,展龙城风华
龙城街道美丽圩镇客厅位于城东路横巷,与示范主街城东路相接,建筑面积约120平方米。这里整体采用原木风格设计,以木块拼接打造。进入其中,仿佛置身传统建筑。展厅分为多个展示区域,通过巧妙布局,让有限的空间实现“小而全、小而精”的效果。
据介绍,美丽圩镇客厅是龙城街道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集建设成效、文化交流、特色展示、休闲会客等多功能于一体。在建设过程中,龙城街道坚持“小切口见大成效”的建设原则,将美丽圩镇客厅打造成该街道“百千万工程”实施成果展览馆和人文历史博览馆,全方位展现欣欣向荣的街容街貌。
展厅内,分为龙城街道基本概况、“百千万工程”工作谋划、典型村及重点提升村培育成果、文旅特色项目、特色农副产品简介等模块。入口处设置了当地特色农副产品展销区,全方位展现龙城街道人文底蕴和“百千万工程”建设成果,同时拓宽当地农特产品的销售渠道。
钟悦沅向记者透露,龙城街道在打造美丽圩镇客厅时,坚持“可观、可忆、可展望”建设目标,结合旧街区连片改造,整体装修设计巧妙融合传统元素和现代简约风格,既保留民国风的原始韵味又不失现代感。同时,龙城街道还巧妙设计展示内容,让游客和市民参观时可深入了解龙城街道历史文化和发展现状。
社区蝶变
一中心多站点,打造幸福综合体
为满足居民多元化服务需求,龙城街道创新采用“一中心多站点”模式,积极推动太平门未来社区建设,致力于打造一个绿色、智慧、共享的未来社区。
在龙城街道城东路,一座750平方米的未来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如火如荼。据介绍,该项目预计今年7月完工,届时将为社区居民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服务。
这座综合服务中心共有三层,首层将延伸党群服务中心的服务触角,为居民提供贴心服务;二层则被打造成文化空间,旨在构建居民的精神家园;三层则注入商业业态,为社区发展注入新活力。待建筑主体正式投用后,三层空间将呈现“民生+文化+商业”的立体服务矩阵,满足居民的多元化需求。
不远处,原龙田镇卫生院改造现场同样热火朝天。这里依托原址,着力打造未来社区服务设施和服务场景,建长者康养服务中心、社区饭堂、长者学堂等,将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检测、健康指导、医疗护理及日间照料等服务。结合文化娱乐,龙城街道正高标准高质量打造让老百姓幸福的新平台,让老年人可以生活在社区、娱乐在社区、养老在社区、医疗在社区、社交在社区,共享太平门社区美好生活。
“平时年轻人上班,会比较担心老人、小孩的吃饭和娱乐问题。”市民梁女士的话道出了许多社区居民的心声。太平门未来社区的建设,正是为了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建好后,老人家可以带孩子去玩,有饭堂解决吃饭问题,还有康养中心可以检查身体。“中心+站点”的辐射模式,既破解传统社区服务碎片化难题,又通过“银发经济+康养文化”的特色定位,为社区居民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和福祉。
全域提质
多维发力,居民生活质量跃升
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龙城街道聚焦高质量发展,高标准推动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街道的整体形象和居民的生活质量。除了建设美丽示范主街、打造美丽圩镇客厅外,龙城街道还积极推动甘南市场、龙城农贸市场等升级改造,建设龙平渠城西段碧道,打造绿美生态小公园等。
在推进美丽圩镇建设中,龙城街道坚持规划引领,突出典型培育、分批创建。首先,对旧街区和主干道沿街外立面、商铺等统一改造,推动县城“四大出口”农房风貌提升,扎实推进“六乱”整治,提升镇街风貌,优化居住环境。其次,推动城东社区、太平门社区未来社区试点建设,探索推进“政府—学校—企业”运营模式,优化“一老一小”综合服务。依托圩镇环境提升,借助滨水夜经济街区打造、温泉水入县城等机遇,盘活闲置地块,引进优质项目落地,激发县城发展新活力。
钟悦沅表示,接下来,龙城街道将继续抓实三项重点攻坚任务。一是扎实推动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对林村片区房屋外立面提升改造,进一步提升县城风貌,建设美丽圩镇。二是做好绿化提升,在全街道“四旁”“五边”种植乔木、灌木、果树等,大力推动绿美龙门建设。三是抓实人居环境常态化整治工作,宣传发动广大党员群众积极参与,持续做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如今,龙城街道全力推进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取得的成效,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已经点状开花。美丽示范主街的繁华、美丽圩镇客厅的展示、多项升级改造工程的推进……这些变化不仅提升龙城街道的整体形象,更让居民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惠州日报记者黄宇翔
来源:今日惠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