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早就知道饮食会影响抑郁,但相关科学证据正变得越来越坚实。科学界最初认为饮食会影响抑郁,但不确定具体机制;随后发现某些特定饮食对抑郁症患者有益,但仍不清楚原因;如今则有了更具体的发现,例如高钠饮食可能直接导致抑郁。
我们早就知道饮食会影响抑郁,但相关科学证据正变得越来越坚实。科学界最初认为饮食会影响抑郁,但不确定具体机制;随后发现某些特定饮食对抑郁症患者有益,但仍不清楚原因;如今则有了更具体的发现,例如高钠饮食可能直接导致抑郁。
如果现在不考虑通过饮食辅助治疗抑郁,可能会错失良机。以下是饮食研究与抑郁症的最新发现。
饮食真能治疗抑郁症吗?
多年研究表明,不健康饮食会增加抑郁风险并加重症状。但过去建议仅停留在"少吃加工食品、多吃蔬菜"等常规健康饮食指南。我们曾认为低质量饮食有害,却不清楚何种饮食真正有效,这让人们只能自行摸索何为"健康"。
地中海饮食与抑郁治疗
随后出现针对MIND饮食的研究,该饮食模式类似地中海风格。MIND饮食确实能改善心理健康,新研究显示它并非唯一选择。目前已尝试多种饮食干预手段,证明可有效治疗抑郁。
例如,针对72名中重度抑郁年轻男性的研究发现:坚持地中海饮食12周后,他们的抑郁症状减轻且生活质量提高。
盐与心理健康:研究证据
科学研究很少断言因果关系。通常更倾向使用"相关性"或"影响性"表述,因为证实因果关系是极其困难的。但两项新研究指出高盐饮食确实可能导致抑郁和焦虑。
一项追踪50万英国人12年的大型研究发现:习惯性在食物中加盐的人群抑郁风险增加16%、焦虑风险增加5%;总是加盐的人群抑郁风险激增37%、焦虑风险增加27%。这些数据值得高度重视。
尽管这不能证明因果关系,但动物实验提供了佐证。小鼠实验表明高盐摄入确实引发抑郁(虽然我们更期待人体研究,但此类实验设计可能涉及伦理问题)。此外还存在其他关于盐与抑郁的假说。
生酮饮食对双相障碍有效吗?
近期关于生酮饮食(又称代谢疗法)治疗双相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的讨论激增。相关研究虽处起步阶段,但显示部分严重精神疾病患者可能从中获益。小型研究表明,坚持四个月后受试者健康指标和精神状态均改善。
针对31名难治性抑郁症、双相障碍或分裂情感性障碍患者的研究也显示:代谢健康指标提升的同时,抑郁评分等精神指标显著改善。
这些发现均为初步结论。正如该综述指出:"尽管缺乏高质量证据证明低碳/生酮饮食对情绪或焦虑障碍有效,但多项非对照研究显示潜在益处。现需严谨研究验证疗效,确定适用人群,明确是否需要严格生酮(而非单纯低碳),并评估副作用及停止饮食后的复发风险。"
需注意生酮研究的脱落率较高(无法坚持饮食者),且研究对象多为住院患者——即使有医疗监护,这种饮食仍极难维持。若想尝试,务必在医疗监督下进行,盲目执行可能引发健康风险。
饮食影响心理健康的科学机制
目前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虽然"人如其食"的说法成立,但解释力有限。维生素D等特定营养素确会影响情绪,缺乏时可能导致抑郁焦虑。其他机制则更复杂:有理论认为某些饮食的抗炎特性起效,也有研究指出体重下降是关键。另有研究提出饮食通过改变肠道菌群、降低氧化应激、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改善抑郁。
饮食非万能药——但可成为抑郁治疗的重要组成
饮食与抑郁的关联已非模糊推测,正发展为精确有力的科学结论。从整体饮食质量到钠摄入等具体成分,再到地中海或生酮等特定策略,食物选择能重塑脑化学、炎症水平、肠道健康,最终影响情绪。
当然,饮食不能替代药物、心理治疗等实证疗法。但日益增长的研究表明,它能成为强化现有治疗的有效辅助手段。若受抑郁困扰却未将饮食纳入治疗计划,现在正是最佳时机。即使微小改变,也可能为心理健康带来转机。
常见问题:饮食与抑郁
1、饮食真能改善抑郁症状?
最新研究显示饮食调整能显著缓解抑郁。地中海或MIND等饮食模式凭借抗炎特性、肠道健康促进和营养密度,与抑郁严重程度降低相关。
2、什么是MIND饮食?如何影响心理健康?
MIND饮食结合地中海与DASH饮食特点,专为脑健康设计,强调绿叶蔬菜、浆果、坚果、全谷物和鱼类。研究证实其能降低抑郁和认知衰退风险。
3、盐会增加抑郁风险吗?
新研究表明高钠饮食可能增加抑郁焦虑风险。英国大型研究发现频繁加盐者抑郁率显著升高——总是加盐人群抑郁风险增加37%。
4、生酮饮食对双相障碍有效吗?
虽研究尚处早期,但小型研究显示生酮饮食可能改善难治性双相障碍症状。由于该饮食严格且需医学监控,必须在专业监督下实施。
5、为何饮食影响抑郁?
机制多元:营养缺乏、炎症、氧化应激、激素调节、肠道菌群失衡均可能起作用。饮食通过调控这些系统影响情绪。
大话精神编译,转载请联系编辑部。
投稿请联系:dahuajingshen@126.com
来源:画个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