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是一年春好时!春天,百花盛开,万物复苏,正是让学生们走出课堂,亲近大自然,感受自然之美的大好时节。不登山,不知山高;不涉水,不晓水深;不赏奇景,怎知其绝妙;读万卷书,还须行万里路。为了磨炼学生意志,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坚定学生克服困难,勇于拼搏
最是一年春好时!春天,百花盛开,万物复苏,正是让学生们走出课堂,亲近大自然,感受自然之美的大好时节。不登山,不知山高;不涉水,不晓水深;不赏奇景,怎知其绝妙;读万卷书,还须行万里路。为了磨炼学生意志,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坚定学生克服困难,勇于拼搏的意志。游仙区盐泉镇白蝉小学于2025年3-4月开展“白驹志远·寻找春天”主题研学实践活动。
踏青寻春探秘,诗画共赏芳华
春山可望,步履生香。白蝉小学师生以田野为卷、草木为墨,在踏青寻春中解锁自然的诗意密码。幼儿园赵老师带领“春探小分队”观察桑叶的渐变脉络,欣赏金灿灿的油菜花;五年级田佳瑶用放大镜捕捉到蒲公英绒毛间的晨露,惊呼“这是春天藏在绒毛里的钻石!”;三年级的学生挎竹篮穿行菜地,播种下春天的希望;六年级彭金玉写下:“春风把野菜的密码吹进陶碗,我们尝到了大地的体温。”
各班教师组织学生们举办诗歌朗诵和诗歌创作大赛;美术老师带领同学们将春天画在纸上。这场寻春之旅,就悄然开启。
碑林悟初心 童声颂春光
4月23日,迎着晨光,白蝉小学全体师生分成5个小分队前往白蝉绿色文化碑林。在碑林石壁长廊前,王仁才老师向同学们详细地讲解碑林石壁上镌刻的文字背后的意义,并讲述国家防护林工程的艰辛以及工程前后的巨大变化。五年级田雨萱轻抚斑驳石刻感慨:“这些刻痕就像大地的年轮,记录着几代人守护绿色的故事。”六年级学生围绕“中国梦”主题畅谈理想,尤静鲜同学慷慨陈词:“我们的梦就是中国的梦,中国的梦就是我们的梦!”
碑林广场随即化作生态艺术舞台,各年级开展春日主题展演。三年级学生以清亮的童声演绎《春天在哪里》,用歌声唤醒沉睡的枝芽;五年级同学则通过欢快的《郊游》合唱,展现少年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图景。
桑园觅生机 巧手寄春意
第二站师生走进桑果种植园,开启生态探秘之旅。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成功寻访到树龄逾百年的古桑树,观察其独特的生长特征,感叹自然的神奇与生命的顽强。在采摘体验环节,师生们纷纷走进果桑园,亲手采摘桑果。他们仔细观察桑果的颜色、形状和大小,挑选成熟的果实放入篮子中。采摘过程中,师生们不仅感受到了果桑的甜美和采摘的乐趣,还了解了果桑的生长习性和采摘技巧。果桑园的工作人员还向师生们介绍了果桑的营养价值和食用方法,让大家对果桑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捡拾花叶 留住春韵
研学不仅仅是浅尝辄止,真正有意义的研学旅行活动不是仅仅说带孩子出去闻闻花香,感受下大自然的气息,是通过研学让孩子们发自内心地对生命、对大自然的热爱,建立孩子们与自然深层次的联系。孩子们利用采集的花草制作了《春日印记》压花书签,将自然之美定格方寸之间;美术社团以桑葚汁为天然颜料,创作出独具特色的生态水墨画;各班级制作的手抄报墙集中呈现研学感悟,丁柯柯同学在《我的绿色日记》中写道:“每片叶子都是大地写给天空的诗,我们要做永远的读诗人。”
薪火永相传 向绿共成长
研学活动尾声,同学们自发组织了一场“环保行动、传递爱心”的活动,他们穿梭在大自然的每一个角落,手持垃圾袋,眼中有光,心中有爱。无论是地上的废弃纸张,还是田边的塑料垃圾,都被他们一一拾起,收入囊中。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捡垃圾活动,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传递着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爱护,让更多的人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捡垃圾的过程中,他们也收获了许多,学会了珍惜身边的每一片绿色,懂得了爱护环境就是爱护我们自己。
本次研学活动,让同学们走进大自然,浸润在“行走的课堂”中,通过用双手去触碰,用脚步去丈量,用心去感受的方式,拓展学习空间,丰富学习经历,磨练自己的意志,增加生活体验,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和实践能力。白蝉小学将持续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每个孩子在绿水青山间读懂中国,在躬身实践中立志报国。
文:赵永琼 魏滨榕
来源:锦绣巴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