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几天前,印控克什米尔的帕哈尔加姆镇发生针对游客的枪击事件,造成26人死亡(24名印度公民、1名尼泊尔公民和1名当地导游)。
几天前,印控克什米尔的帕哈尔加姆镇发生针对游客的枪击事件,造成26人死亡(24名印度公民、1名尼泊尔公民和1名当地导游)。
印度政府认定袭击由巴基斯坦支持的武装组织策划,但未公开证据。巴基斯坦外交部否认指控,称此为“本土事件”。
第二天,印度宣布对巴实施四项报复:
暂停《印度河用水条约》,关闭四座水坝闸门,停止向巴方供水,导致巴基斯坦爆发水电危机。
关闭印巴唯一陆路口岸阿塔里,切断两国陆路联系。
要求巴驻印武官一周内离境,缩减巴驻印外交机构规模至30人。
取消巴公民的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免签签证,要求持此类签证者48小时内离境。
第三天,巴基斯坦反制:
即刻暂停与印度所有贸易(含第三国间接贸易),关闭领空禁止印度航班通行。
驱逐印驻巴武官,限制印外交机构规模至30人,取消印公民签证并要求48小时内离境。
就印度违反《印度河用水条约》诉诸国际仲裁,警告断水即“战争行为”。
印巴两国历史积怨已久,克什米尔的确主权争议是核心矛盾,这个之前直播也提过是英国佬殖民统治留下的隐患,2019年印度取消该地区自治权后矛盾加剧,印度利用上游地理优势将水资源武器化,从而控制巴基斯坦经济命脉。
国内印总理莫迪借反恐议题煽动民族情绪巩固选举支持,双方在克什米尔控制线发生小规模交火,印度部署苏-30MKI战机,巴方启动“沙欣-3”导弹战备,地区核威慑阴影笼罩。
来源:全产业链研究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