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调控新突破:神经肽自反馈机制揭秘线虫睡眠开关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7 09:16 2

摘要:研究者通过构建dmsr-1(qn45)和dmsr-1(sy1522)两种突变体,发现线虫在L1滞育期的睡眠时间减少约50%。睡眠结构分析显示,突变体的睡眠片段频率和持续时间均显著降低。钙成像实验进一步表明,尽管RIS神经元的激活频率未发生改变,但其钙信号基线水

原创 Cell Press CellPress细胞科学研究者通过构建dmsr-1(qn45)和dmsr-1(sy1522)两种突变体,发现线虫在L1滞育期的睡眠时间减少约50%。睡眠结构分析显示,突变体的睡眠片段频率和持续时间均显著降低。钙成像实验进一步表明,尽管RIS神经元的激活频率未发生改变,但其钙信号基线水平和睡眠期间的峰值强度显著升高。这一现象提示,DMSR-1可能通过抑制RIS的过度激活来维持睡眠稳态。为明确DMSR-1是否介导FLP-11的睡眠调控功能,研究者通过基因互作实验发现,flp-11(tm2706)突变体的睡眠缺陷与dmsr-1突变表型部分重叠,且双突变体表型与flp-11单突变体一致。通过热激诱导FLP-11过表达,野生型线虫睡眠时间增加近3倍,而该效应在dmsr-1突变体中完全消失。光遗传学激活RIS神经元后,野生型线虫运动速度显著降低,但dmsr-1突变体未表现类似抑制,证实DMSR-1位于RIS下游。电生理实验显示,DMSR-1被FLP-11激活后可显著增强GIRK钾通道电流,而该效应被百日咳毒素(PTX)完全阻断,证实其通过Gi/o蛋白偶联发挥抑制作用。细胞特异性敲除实验进一步揭示了DMSR-1的双重角色:在胆碱能神经元中敲除dmsr-1导致睡眠时间减少90%,而在GABA能神经元中敲除则使睡眠时间翻倍。机制上,FLP-11通过DMSR-1抑制胆碱能神经元的乙酰胆碱释放,而药物干预(如低浓度艾氏剂)抑制乙酰胆碱降解可重现睡眠缺陷。单细胞测序数据表明,RIS神经元自身表达DMSR-1。通过构建RIS特异性敲除模型,研究者发现dmsr-1缺失导致RIS钙信号峰值强度增加40%,睡眠片段持续时间延长。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睡眠时间增加提升了保护性基因HSP-12.6的表达,但过度睡眠可能因能量消耗增加而降低适应性。这一自反馈机制揭示了睡眠诱导与终止的精密平衡:FLP-11-DMSR-1信号在激活睡眠的同时,通过抑制RIS自身活性防止睡眠过度延长。该研究不仅揭示了睡眠的双向调控机制,还为理解哺乳动物睡眠障碍提供了新视角。通讯作者Henrik Bringmann教授指出,DMSR-1与哺乳动物GPR139的进化同源性提示RFamide神经肽-GPCR信号可能是跨物种保守的睡眠调控模块。未来研究可探索DMSR-1在哺乳动物睡眠-觉醒周期中的作用,例如通过构建GPR139条件敲除小鼠模型,验证其在慢波睡眠调控中的功能。此外,基于自反馈通路的药物开发潜力巨大:靶向DMSR-1激动剂或拮抗剂可能成为治疗失眠或嗜睡症的新策略,而结合神经肽释放的动态监测技术(如光纤记录)可优化给药时机。睡眠与衰老、代谢的交互机制亦是重要方向。例如,线虫中发现的HSP-12.6是否通过延长睡眠增强抗衰老能力?睡眠调控网络如何与胰岛素信号、线粒体功能等长寿通路交叉对话?这些问题将推动抗衰老研究从单一基因干预转向系统生理学整合。技术层面,新型基因编辑工具(如碱基编辑)和单细胞多组学技术的应用,有望在更高时空分辨率下解析睡眠调控网络的动态变化。总之,这项研究为揭开睡眠之谜提供了关键拼图,其科学价值不仅在于解释线虫的微观机制,更在于为人类健康开辟了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的广阔路径。CellPress细胞出版社原标题:《睡眠调控新突破:神经肽自反馈机制揭秘线虫睡眠开关 | Cell Press论文速递》

来源:优悠的健康日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