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构建分学段式培养“大思政“育人模式、做好小初高一体化与党建融合、实施“党建+“多维策略……近日,在北京市大兴区教育系统2025年度市党建课题研讨交流活动中,三所学校围绕“党建引领教育教学融合创新”的主题,进行党建课题研究成果、实践经验的分享。大兴区20余所课题
构建分学段式培养“大思政“育人模式、做好小初高一体化与党建融合、实施“党建+“多维策略……近日,在北京市大兴区教育系统2025年度市党建课题研讨交流活动中,三所学校围绕“党建引领教育教学融合创新”的主题,进行党建课题研究成果、实践经验的分享。大兴区20余所课题研究校代表参会。
从“童承文化,趣传未来”的静态学生作品展到《播撒红色种子,培育时代新人》的宣传片,从微班会《家书纸短,家国情长》的红色使命教育到教师沙龙的育人故事讲述……现场展示环节,北京教育学院附属大兴实验小学多维呈现了学校的研究成果,展现出师生对理想信念教育途径的创新尝试。情景剧《梦想日记》以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展现出雷锋精神鲜活地根植在当代少年心中。
课题汇报环节,2025年结题的三所学校课题负责人围绕党建与教育教学融合的重难点问题分享研究成果。
北京教育学院附属大兴实验小学书记、校长鲍铁燕以《新时代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途径创新实践》为题,介绍了通过国家课程渗透、主题活动浸润、家校社协同联动等方式,构建“大思政”育人体系的实践经验,学校提出“低年级生活启蒙、中年级认知深化、高年级价值引领”的分段式培养策略,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政治认同与理想信念。
党建与小初高一体化教学如何协同发展?清华附中大兴学校书记付伟凭以《十二年制学校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为题,分享了该校构建“目标、责任、活动、决策、考核”五位一体融合机制的经验,学校通过“党员示范课”“党建+教研攻关”等特色活动,实现了党建与小初高一体化教学的协同发展,为十二年制学校党建工作提供了可复制的范式。
大兴区实验小学书记、校长李洪祥以《党建引领与教育教学融合实践探索》为题,阐述了学校“政策解码—实践调研—理论筑基—策略生成—试点验证”的研究闭环,提出“党建+课程”“党建+师资”“党建+校社”等多维度融合策略,并通过数据对比展示了学生政治素养、教师专业能力及学校治理效能的显著提升。
北京教育学院德育与思政学院院长尚九宾、北京教育党校干部胡鹏博士表示,三校课题研究工作开展扎实、团队研究力量强大、研究成果丰富,聚焦课题研究主题进行了深入探索。他们指出,大兴区教育系统党建课题研究呈现诸多亮点:做到了聚焦实践问题,针对“党建与教学两张皮”现象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注重成果转化,将课题研究与学校日常工作紧密结合,形成可推广的经验模式;体现育人实效,通过多元化途径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强化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建议大兴区后续研究应进一步加强理论提炼,深化跨校协同与区域资源整合,推动党建与教育教学融合向更高水平发展。
此次研讨交流活动,搭建了党建理论与实践创新的共享平台,展现了大兴区教育系统在党建引领教育教学融合方面的积极探索与成果。大兴区委教育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大兴区将继续深化党建课题研究,推动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打造党建研究的学校特色和大兴特色,并加强党建研究工作的宣传与推广,以高品质党建研究促进全面育人质量的提升。
来源:现代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