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播啦 | 人民调解助力解决工资拖欠纠纷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7 18:27 3

摘要:通过3分钟人民调解典型案例,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从邻里纠纷到家庭矛盾,从合同争议到劳务纷争,展现人民调解高效便捷、不伤和气的独特优势,传递“以和为贵”的法治智慧。

解纷有我

节目介绍

通过3分钟人民调解典型案例,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从邻里纠纷到家庭矛盾,从合同争议到劳务纷争,展现人民调解高效便捷、不伤和气的独特优势,传递“以和为贵”的法治智慧。

刘永明

固阳县下湿壕人民调解委员会

调解员、司法所所长

案例介绍

2024 年 2 月,在接受社区矫正的李某,经人介绍跟着包工头赵某,在固阳县工业园区的一家公司做线路安装工作。双方仅口头约定日薪,没签书面劳动合同。到 5 月工程完工,李某应得 20396 元工资,可只预支了 9000 元,剩余 11396 元一直未拿到。赵某起初承诺 6 月底结清,到期却以公司未结算工程款为由推脱,后来甚至拒接电话,回了四川老家。

李某无奈之下,先后找了劳动监察大队和涉事公司,可由于缺乏劳动合同等关键证据,问题一直未能解决。最后,李某来到下湿壕司法所求助。司法所工作人员在固阳县司法局协调下,联合劳动监察大队、工业园区管委会组成专项调解组。面对李某不知道赵某全名和住址,又无书面凭证的难题,调解组通过工程备案查询,成功锁定赵某身份。经过 13 天的不懈努力和多方协调,赵某最终全额支付了拖欠李某的工资。

案例总结

从这个案例,我们能看到务工人员维权的难点。一方面,他们法律意识薄弱,导致证据缺失;另一方面,包工头逃避责任,增加了维权难度。不过,我们也看到了创新举措带来的积极效果。“司法所牵头 + 多部门联动” 的快速响应机制,为特殊群体开辟了维权绿色通道。通过 “调解 + 普法” 模式,不仅保障了农民工的权益,也强化了基层法治建设。

从法律层面看,《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按约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否则劳动行政部门有权责令限期支付。本案通过多元化解机制,为证据不足类纠纷提供了可借鉴的 “调查 - 联动 - 释法” 解决方案。希望大家能从这个案例中汲取经验,增强法律意识,维护好自身权益。

免费调解服务

如果大家遇到矛盾纠纷希望调解,可以联系您所在地的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或综治中心,我们将免费为您提供矛盾纠纷调解服务。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和综治中心一般与乡镇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在一处办公,我们会全心全意为您服务!

来源:包头普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