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一只小小的流感病毒,可能像个淘气包一样,悄悄钻进你生活的每一个缝隙。清晨醒来,喉咙痛得像吞了把仙人掌。
鼻涕像瀑布一样流个不停,浑身上下像被大卡车碾过……没错,春天有温柔的樱花雨,还有流感的无声侵袭。
谁要是以为春天只适合谈恋爱,那真是太单纯了,流感早就穿上了隐身斗篷,在春风里到处撒欢。
流感不是小感冒,春天的它更狡猾
每到春天,气温忽冷忽热,像个脾气古怪的小孩,今天穿羽绒服,明天短袖短裤上街。这种天气变化,直接给了流感病毒一个完美的表演舞台。
很多人一开始不以为意,觉得流感不过就是打打喷嚏、流流鼻涕,咬咬牙就扛过去了。
但流感不同于普通感冒,它的破坏力堪比“微型飓风”,尤其对于老人、儿童、孕妇和慢性病患者来说,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数据,每年流感相关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人数在全球范围内高达29万至65万人[1],而春季正是流感病毒活跃的高发期之一。
不要小看这只“春风里的黑手”,识别、预防和治疗,必须快、准、狠。
流感病毒的小心机,搞懂了才能对症下药
流感病毒就像一位千面演员,类型繁多,常见的分为甲型、乙型、丙型和丁型。甲型流感病毒最能“搞事情”,经常引发大范围的流行,比如曾经让全世界头疼的H1N1病毒。
乙型流感虽然传播能力稍弱,但一样能让人鼻涕眼泪双管齐下。丙型和丁型流感则相对温和,较少引起大规模流行。
病毒之所以能得逞,靠的就是它那套“伪装术”,每年稍微变个脸,让人体很难一次性建立起长效免疫。也就是说,打过疫苗也可能中招,但接种疫苗仍然是降低重症风险的有效手段。
今年春季,根据中国国家流感中心的监测报告,乙型流感病毒的活动水平较高[2],而且有不少病例出现了高烧、剧烈咳嗽等症状,甚至伴随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情况不容小觑。
春季流感,不止是打个喷嚏那么简单
想象一下:你正在春游,阳光明媚,风也温柔,突然一阵打喷嚏停不下来。刚开始你以为是花粉过敏,结果第二天,烧得像个烧烤炉,喉咙痛得说不出话。
是的,这就是典型的流感套路——前期症状和普通感冒非常相似,容易让人掉以轻心。
常见症状包括高热(通常超过38.5摄氏度)、剧烈咳嗽、全身肌肉酸痛、疲倦无力、头痛、喉咙痛,有的人还会出现胃肠道症状如呕吐和腹泻。
如果出现以下这些“红色警报”,必须立刻就医:
· 高热持续三天以上不退
· 呼吸急促或者气喘
· 胸痛
· 意识模糊
· 小朋友出现持续哭闹、抽搐、拒绝进食
这些信号意味着流感可能已经进入了危险地带,需要专业治疗,不能再靠“硬抗”了。
预防流感,别只靠“玄学”,有实打实的办法
春天防流感,靠“多喝热水”是不够的。虽然热水确实有助于缓解喉咙不适,但真正有效的防护,需要一套全方位的作战策略。
疫苗是最靠谱的“护身符”。每年接种当季流感疫苗,可以显著降低感染和重症的风险。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卫生健康委的建议,流感疫苗接种对象应包括所有6个月以上的人群,尤其是高危人群如老人、儿童、孕妇及慢性病患者[3]。
除了疫苗,日常防护也不能掉以轻心。比如:
· 勤洗手,用肥皂搓到起泡,至少20秒
· 戴口罩,尤其在人多、密闭空间
· 保持室内通风,别让病毒有藏身之地
· 尽量避免近距离接触感冒或流感患者
· 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
流感小贴士:打个比方,洗手就像给自己装了个无敌防护罩,口罩则是你的隐形防线,双管齐下,病毒想靠近都难。
中了招,怎么办?别硬刚,科学治疗才是正道
如果很不幸中招了,要流感不是那种“多喝热水睡一觉就好”的病。
早期治疗极其重要,尤其是高危人群,应在出现症状48小时内开始使用抗病毒药物,比如奥司他韦等,这样能有效缩短病程、减轻症状并降低并发症风险。
抗病毒药物不是感冒药,也不是万能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自我管理方面,可以通过充分休息、补充水分、合理饮食来辅助恢复。
发烧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烧药,但不建议擅自滥用抗生素,因为流感是病毒感染,抗生素主要对细菌有效。
生活中的智慧:流感期间少刷短视频,多刷牙;少熬夜,多喝稀饭,让身体有更多能量去打败病毒。
春季流感,背后还藏着哪些冷门知识?
除了常规的认知,春季流感还有一些容易被忽视的冷知识。
流感病毒在低温低湿的环境中最活跃,但春天的昼夜温差大,早晚气温低,中午又热,这种剧烈变化给病毒提供了可乘之机。
春季风大,流感病毒可以借助空气快速传播,像一支隐形的突击队,防不胜防。
还有,心理状态也影响免疫力。长期焦虑、压力大的人,身体免疫系统容易崩盘,成为流感的“软柿子”。
春天别光忙着赶业绩、做计划,也要给心情放个假,哪怕是每天看看窗外发呆五分钟,也能让免疫力偷偷加分。
春日流感防线:科学+心情,才是最强组合。
医生的碎碎念:别让小感冒变成大问题
每年春季,医院急诊室总是上演“人从众”的热闹场景。很多人拖到高烧不退、咳嗽胸痛才来就医,结果耽误了治疗,还可能引发严重后果。医生们心里都在呐喊:早识别、早预防、早治疗,真的很重要!
比起到时候手忙脚乱地抢救,不如一开始就给自己多一份保护。打疫苗、戴口罩、勤洗手,这些看似简单的小动作,才是真正的王道。
春天美好,流感无情。别让一场感冒,毁了你一整个春天。
春天来了,流感也来了,但你可以选择做那个不感冒的人。
在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里,愿你花开不败,健康常在。
参考文献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感相关疾病负担研究进展[J].中国疫苗和免疫,2023,29(2):234-238.
[2]国家流感中心.2025年春季流感监测周报[R].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2025.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4-2025)[S].北京: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4.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来源:泌尿科谭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