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韩两国在华盛顿举行“2+2”高级别贸易磋商,商定争取到7月初就美国撤销对韩加征关税措施及两国产业合作等问题达成“一揽子协议”。韩联社称两国将“将不急于求成,从容有序地进行磋商”。本次会谈由韩国经济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崔相穆、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安德根,以及美
科技战略
美韩举行“2+2”高级别贸易磋商
据韩联社4月25日消息,美韩两国在华盛顿举行“2+2”高级别贸易磋商,商定争取到7月初就美国撤销对韩加征关税措施及两国产业合作等问题达成“一揽子协议”。韩联社称两国将“将不急于求成,从容有序地进行磋商”。本次会谈由韩国经济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崔相穆、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安德根,以及美国财长斯科特·贝森特、贸易代表办公室代表贾米森·格里尔作为双方代表。韩方表明促进贸易、投资、造船、能源等领域的合作意愿。本次会谈,双方并未谈及驻韩美军防卫费分摊问题。
法国启动“选择法国进行科学研究”行动
据法国政府网4月25日消息,法国通过推出“选择法国的科学”平台来增强其国际科学吸引力。该平台将作为法国2030投资计划的一部分,提升法国研究生态系统的优势。该平台建设为一个集中式门户,使外国研究人员能够更简单、更快捷地在法国定居,同时提供外国研究人员在法国开展研究、创新的机会,也为外国研究人员提供相关培训。该平台也允许法国大学和研究机构提交项目来接待国际研究人员,涉及的研究领域包括:健康;气候、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社会;数字和人工智能;太空研究;农业、可持续粮食、森林和自然资源;脱碳能源;数字组件、系统和基础设施。
信息
澳大利亚硅量子计算公司Diraq在硅基量子比特间的量子纠缠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据量科网4月27日消息,澳大利亚硅量子计算公司Diraq宣布其在基于硅金属氧化物半导体(SiMOS)的量子纠缠技术中获得重要进展。研究团队基于硅中门控量子点构建的可扩展量子信息处理单元,首次实验演示了量子点自旋量子比特的贝尔不等式违反,结果清晰地表明了Diraq量子比特系统在全面且严苛的保真度指标范围内具有高品质。贝尔不等式的实验性违反是量子比特平台构建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一突破也为Diraq建构起基于硅自旋量子比特的可扩展容错量子计算机奠定了新的性能基准。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
加拿大量子公司Xanadu与美空军研究实验室达成战略合作,加速推进光子量子技术开发
据量科网4月27日消息,加拿大量子技术公司Xanadu宣布与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 (AFRL) 达成一项为期四年的战略研发合作。该合作聚焦用于量子应用的硅光子集成电路开发,旨在为军事和商业领域提供变革性技术。此次合作结合了AFRL在先进技术部署方面的专业经验与Xanadu在光子量子计算和芯片级集成方面的开创性工作,AFRL将向Xanadu提供其用于硅光子集成电路的工艺设计套件的访问权限,Xanadu将在其软件生态系统中评估该套件,并提供技术反馈,帮助AFRL优化芯片设计,以支持量子特定应用。
美国领衔的国际联合研究团队开发出基于量子传感技术的超导微线单光子探测器,可实现粒子物理实验中的时空同步高精度追踪
据中国科技网4月28日消息,由美国、瑞士、委内瑞拉等国组成的国际联合研究团队开发出基于量子传感技术的超导微线单光子探测器(SMSPD)。研究团队通过将SMSPD暴露于高能质子、电子和π介子束中,证明了SMSPD能高效探测粒子,并相较于传统探测器具有更高的时间与空间分辨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该探测器与已在量子网络和天文学实验中投入应用的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SNSPD)相似,但SMSPD具有更大的表面积,能收集更多粒子喷流,更适合用于粒子物理实验。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仪器仪表杂志》(Journal of Instrumentation)。
中国建成国内最长单跨距无中继光纤传输线路,为在复杂环境下开展长距离、高可靠电力通信建设提供了示范样板
据中国科技网4月26日消息,中国建成国内最长的单跨距无中继光纤传输线路。该线路起于220千伏伊吾工业园变电站,止于750千伏莫高变电站,全长476.7公里,其中276公里建于新疆境内,施工难度极其复杂、自然环境极其恶劣。为应对长距离传输带来的信号衰减等技术难题,工程团队选用新一代G.654E超低损耗、大有效面积光纤,并采用高精度直熔工艺,熔接点损耗控制在0.02dB以内,使光纤线路信号衰减率降低了15%;同时,通过创新部署分布式拉曼放大系统和高性能射频处理单元(RPU),大幅提升了信号强度和抗干扰能力。这一传输线路的成功投运不仅刷新了国内单段无中继光纤传输距离新纪录,更为我国在复杂环境下开展长距离、高可靠电力通信建设提供了示范样板。
日本东芝公司欧洲分公司研究团队创建出免于黑客攻击的量子通信系统,首次在商业电信网络上实现如此大规模的简化版量子信息交换
据MIT科技评论网4月27日消息,日本东芝公司欧洲分公司的研究人员利用量子力学原理创建出免于黑客攻击的通信系统。研究团队通过一条连接德国法兰克福和德国凯尔的254公里商用电信网络,实现了基于相干性的双场量子密钥分发协议,加密密钥分发速度达到每秒110比特,这也是首次在商业电信网络上实现如此大规模的简化版量子信息交换。硬件层面,研究团队使用了精度较低、耗能较低、成本较低的设备,尽管这可能带来通信质量降低的代价,但有助于构建具备多种功能的大型量子信息系统。与此同时,研究团队使用了一种可扩展的光学相干分布方法,在不使用低温冷却的情况下,将实际量子密钥分发的实施距离延长了一倍。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Nature)杂志。
生物
美共和党议员提案将mRNA疫苗定性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据生物安全情报网4月28日消息,美国共和党议员沃尔特·哈德森(Walter Hudson)等人向明尼苏达州众议院提交了一项法案,拟将mRNA疫苗及相关产品定性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将其制造、分销和持有行为定为刑事犯罪。该法案尚未安排委员会听证会。
世卫组织拟精简日内瓦总部架构至四大核心部门
据生物安全情报网4月28日消息,世卫组织(WHO)计划将其日内瓦总部架构精简至四大核心部门,以应对预算缺口和运营成本问题。关键调整包括:合并HIV与结核病部门、取消健康与移民部门、将抗微生物耐药性部门划入健康系统部门独立运作。预计WHO日内瓦总部2600名员工中有超40%的人员被裁减。此外,美国退出WHO导致2025年6亿美元预算缺口,2026-2027两年为19亿美元,WHO将2030-2031年成员国分摊会费将从2024-2025年的8.95亿美元增至17亿美元。
英国研究团队建立豌豆品种基因图谱,助力粮食安全和气候友好型农业格局
据UKRI官网4月25日消息,英国约翰英纳斯中心等机构的研究人员绘制了全球700多种豌豆品种的多样性图谱,揭示了其基因秘密。这些数据和豌豆品系可供全球免费使用,有助于在世界范围内开发更具可持续性、更具弹性和更有营养的豌豆作物,以及利用人工智能驱动的预测育种和基因编辑等先进技术实现更快、更智能的作物开发。
英国政府发布新指南,鼓励使用人工智能医生助手改善患者护理
据英国政府4月27日消息,英国政府发布新指南,鼓励医生使用利用语音技术和生成式人工智能,将口语转化为结构化医疗记录和信件的产品,从而改善患者护理,同时保护患者数据和隐私,将推动医疗服务向数字化转型,大幅减少行政管理工作,增加对患者的直接护理。
能源
美国研究团队开发出自修复可拉伸锂电池
据国防制造4月28日消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佐治亚理工学院等高校组成的研究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具备自修复功能的可拉伸锂电池,该电池在经历500次充放电循环后仍能保持稳定性能,可满足未来柔性电子系统的多样化需求。通过连接LED电路进行测试,该电池展现出卓越的环境适应性,能够承受50%拉伸形变,耐受180°扭曲,且具有自修复能力,可以在被拉伸、针扎、刀割以及折叠后继续工作,同时稳定供电超过一个月。该技术突破为可穿戴电子设备提供了全新的能源解决方案,其自修复特性显著提升了设备在复杂环境中的可靠性。
英国成立人工智能能源委员会并召开首次会议
据双碳情报4月28日消息,英国政府宣布成立人工智能(AI)能源委员会,并召开首次AI能源委员会会议。该委员会由科技大臣与能源大臣联合主持,旨在通过协同推进清洁能源战略与人工智能及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经济增长目标。会议将明确委员会核心任务,重点研究政府“清洁能源超级大国”愿景与AI发展需求的结合路径。委员会将聚焦三大领域:其一,优化AI数据中心及科技基础设施的能源利用效率,探索可再生能源与核能应用,减少水资源消耗;其二,制定AI技术在能源网络安全部署的标准框架;其三,建立跨行业专家协作机制,分析AI发展的能源需求。
印度研究人员在制取氢气与生物柴油技术方面取得突破
据中国氢能源网4月28日消息,位于印度的麻省理工世界和平大学(MIT World Peace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开发出新的制取氢气与生物柴油的技术。在制取绿氢方面,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独特的生物工艺,通过微生物将甘蔗汁转化为氢气,同时将二氧化碳转化为醋酸,这一工艺实现制氢的零排放,并得到了有价值的副产品。该技术已向印度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部(MNRE)申请资金进行后续开发。在生物柴油方面,研究人员开发了一个高效运行的批量反应器系统,利用农业废弃物为基础的异相催化剂生产可持续生物柴油,这种催化剂和系统已获得专利。这两项研究展示了印度在支持绿色能源转型方面的努力。
海洋
美国计划在阿拉斯加举行LNG峰会,并敦促日韩支持北极LNG项目
据Bairdmaritime网4月28日消息,特朗普政府计划6月在阿拉斯加举办液化天然气峰会,推动日韩等国对440亿美元的阿拉斯加LNG项目作出投资承诺。该项目拟通过1300公里管道将北坡气田天然气输至南部液化后出口亚洲,以缩短航运时间,但受高成本和工程复杂性制约进展缓慢。特朗普通过关税威胁施压盟友参与,中国台湾地区中油公司已签署不具约束力协议拟购气并投资,而韩国虽将派团考察,但强调需完成尽职调查后才能确定合作路径。
美海军陆战队将在“印太地区”部署无人后勤系统
据海军新闻网4月25日消息,美国海军陆战队正在日本部署无人水面艇,为“印太地区”引入无人后勤系统做准备。这些无人水面艇由美国公司Leidos制造,用于为分布式部队在“争议水域”中提供补给。其中,一款名为“海上幽灵”(Sea Specter )的半潜式无人艇“低轮廓自主船”(ALPV),该船以毒品走私船为设计灵感,干舷极低,难以被雷达和肉眼察觉,将在日本冲绳永久部署。另一款名为“海上弓箭手”(Sea Archer)的小型无人水面艇(SUSV)为高速船,正在进行自动驾驶系统的后期测试阶段,将增加攻击型有效载荷。
美国费城造船厂将在韩国韩华海洋帮助下建造液化天然气运输船
根据国际船舶网4月24日消息,韩国韩华海洋收购的美国费城造船厂(Philly Shipyard)将启动美国本土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建造项目。韩华海洋表示,其将利用自身在LNG船建造领域的深厚经验,以及通过收购费城造船厂而获得的独特市场地位,响应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最新出台的政策。据报道,USTR的政策不仅要求船舶必须在美国建造,且船体/上部模块主要部件、推进系统、货物处理装置等核心组件均需本土制造。根据USTR的提案,韩华海洋表示,在2030年之前将需要多达5-7艘挂美国船旗、由美国运营的LNG船。
朝鲜新型多用途驱逐舰下水
据朝中社4月26日消息,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出席了新型5000吨级驱逐舰“崔贤”号的下水仪式。该舰由朝鲜自主设计建造,耗时仅400余天,配备“最强武器装备”,包括可搭载多枚导弹的垂直发射单元,计划于2026年初交付海军。朝方表示,该舰的建成标志着朝鲜海军武装力量强化路线的落实。外界分析认为,此举或进一步加剧半岛军事紧张局势。
航空
意大利、日本、英国等六代战斗机选用双转子发动机技术
据aviationweek网站4月24日消息,意大利、日本与英国计划为“全球作战空中计划”(GCAP)下一代战机项目选用双转子发动机技术。三国认为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技术存在结构复杂、成本高等问题,与GCAP动力需求不匹配。双转子发动机将采用“嵌入式启动发电机”(EESG)技术,实现发电能力“量级跃升”,支持未来定向能武器等装备。目前,意大利阿维奥、日本石川岛播磨重工业和英国罗罗公司正在联合研制技术验证机,预计将引入“先进”核心机、“珍珠10X”发动机与XF9-1战斗机发动机的多项技术。
航天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发布《2025年太空威胁评估》报告
据CSIS网站4月25日消息,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发布《2025太空威胁评估报告》,旨在评估全球主要国家太空和反太空武器的关键发展情况。该报告重点介绍了俄罗斯、印度、朝鲜等国家军事太空组织、发射和卫星能力的概述,并描述了其不同类型的反太空武器。此外,报告认为太空安全挑战主要体现在电子战常态化升级、在轨机动与邻近操作、网络空间、太空碎片、大国反太空能力持续推进、商业太空与国家安全融合等方面。
美太空军气象卫星实现初始作战能力
据美太空系统司令部网站4月25日消息,美太空军“气象系统后续-微波”(WSF-M)卫星成功完成测试,已具备初始作战能力。该卫星数据将支持军事气象产品生成,是美太空军气象卫星群现代化改造的开端。后续,第二颗WSF-M卫星计划2026年发射,“光电/红外”(EO/IR)气象系统立方卫星已升空,还有两颗同类卫星也在发射规划中。
新材料
美国KoBold Metals公司计划投资十亿美元,将其业务扩展到刚果民主共和国
据MINING.COM 4月27日消息,美国由比尔·盖茨和杰夫·贝佐斯支持的矿业初创公司 KoBold Metals 正在将其业务扩展到刚果民主共和国,并计划向其投资数十亿美元。KoBold专注于利用人工智能识别尚未开发的关键矿产资源,目前在全球拥有约60个在产项目。在非洲,其重点布局在赞比亚,该公司在赞比亚发现了赞比亚百年来最大的铜矿。进军刚果意味着该公司将在非洲最大的两个铜矿产地开展业务。
先进制造
美国多机构合作建立先进的增材制造中心,开发满足航空航天和国防需求的先进金属增材制造
据VoxelMattes 4月26日消息,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 (OU) 与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达成战略合作,将在俄克拉荷马州诺曼市建立一个先进的增材制造中心。新中心将以俄克拉荷马大学现有的 Sooner 先进制造实验室和 ORNL 的制造示范设施为基础,专注于开发满足航空航天和国防需求的先进金属增材制造解决方案。预计该中心将在支持廷克空军基地和该地区其他重要中心(包括空军支持中心和空军研究实验室)的维持和任务准备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来源:全球技术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