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这是张超杰的高中班主任对他说过的一句话,也是他选择从医的初心。出身于农村的他,童年记忆里满是家人和邻居因缺医少药而饱受病痛折磨的画面。奶奶生病时村里“赤脚医生”束手无策的场景,更加坚定了他学医的决心。1996年,张超杰从临床医学专业毕业
他们,是舵手;
他们,是领头羊;
他们,是才能卓荦的团队灵魂;
有着高瞻远瞩的视野和坚如磐石的决心,
引领学科乘风破浪,砥砺前行......
让我们通过【学科掌门人】系列,
走近他们,了解他们,
倾听他们的医者情怀和学科故事……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这是张超杰的高中班主任对他说过的一句话,也是他选择从医的初心。出身于农村的他,童年记忆里满是家人和邻居因缺医少药而饱受病痛折磨的画面。奶奶生病时村里“赤脚医生”束手无策的场景,更加坚定了他学医的决心。1996年,张超杰从临床医学专业毕业,阴差阳错踏入乳腺外科领域,自此开启了他“破局者”的职业生涯。
“治病是底线,让患者有尊严地回归生活才是目标。”
2006年,张超杰进入湖南省人民医院工作,在唐梅徕教授的带领下参与创建湖南省人民医院乳甲外科。建科初期,科室仅有24张床位,60%患者来自普外科“借调”,专科病人寥寥无几。
“那时候一天门诊量只有二三十人,老百姓根本不知道湖南有乳腺甲状腺专科。”为了新生科室的发展,他带着年轻住院医生跑社区、进大学、办科普讲座,打开科室的知名度。为填补病源缺口,他不得不跨界做胆囊手术,向肝胆外科刘初平教授学习腔镜技术,独立完成了60台胆囊切除手术。但也正是这时打下的牢固腔镜基础,奠定了他后来在乳甲腔镜手术方面创新的基石。
“我是省人民医院为数不多的不去进修的医生。”张超杰自嘲“奇葩”,但这背后却是重如山的责任与数不清的艰辛。乳甲外科建科初期,科室力量还比较薄弱,张超杰承担了科室内相当大一部分的手术量,如果去进修,那科室里的手术极有可能出现断档的情况。
不能去进修,张超杰就向前辈学,向同行学,向书本学,扎根一线磨练。2008年下乡时,张超杰将甲状腺手术从局麻转变为全麻,实现手术不显露喉返神经到常规显露喉返神经的转变。那时业内还没有甲状腺癌手术的专家共识,只能自己摸索:查文献、向前辈专家请教,功夫不负有心人,张超杰完成了自身手术技术的第一次重大突破。
临床工作之余,张超杰更将技术普惠视为使命:开展手术直播、参加各种学术会议进行分享、扶持省内多家县级医院成立乳甲外科。
2019年,从祁东县人民医院挂职归来后,张超杰开始实施腔镜辅助下的乳腺手术,将手术术式向腔镜转变。2021年,他带领团队开创经腋窝无充气腔镜甲状腺手术,并创建“见微知著·经腋求精”的微创手术品牌。2023年,为解决经腋窝入路对侧甲状腺暴露困难的问题,他带领团队创新总结该术式下的对侧处理三步改进策略(马王堆三步法),通过单侧腋窝切口,完成双侧甲状腺全切及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新路径。这项技术不仅解决了传统手术盲区多、创伤大的痛点,更让湖南省人民医院乳甲外科一跃成为全国甲状腺微创领域的“天花板”。
截至目前,团队已举办15期“经腋求精•见微知著”中南地区无充气腋窝入路全腔镜甲状腺手术学习班,学员来自全国各地,连业内顶尖团队都来取经;开展“经腋求精•见微知著”手术直播36场,累计160万同行观看。“至此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品牌和核心技术,在‘名不见经传’的藩篱中‘杀出了一条血路’。”
“既要把病治好,又要努力保证患者外形的美观。”这是张超杰不断研究微创腔镜乳甲手术的最大动力。
传统乳腺癌手术常留下明显疤痕,甚至切掉乳房,患者身心备受打击,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张超杰回忆道:“早期乳腺癌患者70%被一刀切掉乳房,留下遗憾的疤痕,让我觉得很心痛。”
张超杰及团队常受邀到全国各地其他医院进行“见微知著·经腋求精”手术演示。
为此,他带领团队探索从腋窝入路的腔镜技术,将切口隐藏于腋下褶皱处,并优化术后乳房重建方案。如今,张超杰带领团队创建的“见微知著·愈她有术”乳腺手术品牌及系列手术直播,已成为学科的金字招牌。
张超杰的“微创哲学”不止于技术,他要求团队把人文关怀刻进DNA:为带引流管的患者设计隐形收纳袋,让她们能更无负担地散步;为抗癌多年的病人举办生日会,用蜡烛点亮希望;甚至推动中医康复项目融入乳腺癌全程管理,联合中医科开发中药封包和穴位按摩疗法。“治病是底线,让患者有尊严地回归生活才是目标。”他说。
张超杰严于律己,对团队成员的要求也同样严格。如今的乳甲外科,医生平均年龄37岁,但却是一支百花齐放、勇于创新的全能战队。这支“青年军”的战斗力,源于他独特的激励模式:鼓励年轻医生“一人一专长”,临床、科研、科普“总得占一样”;专利产出与绩效挂钩,科研假期、论文奖励制度明确;进修必须选择“顶尖团队”,学有所长还要学有所成。
在张超杰的严格要求和以身作则下,团队近三年斩获多项专利,拿下湖南省科技进步奖;科研短板也在快速补齐:两名成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室计划在2026年冲刺国家级奖项;团队专家的个人IP“吸粉无数”,成为左手临床,右手科普的多面手。
湖南省人民医院乳甲外科团队
谈到学科发展,他提出新目标:不断研发新技术,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引入手术机器人,结合AI三维重建技术,实现甲状腺肿瘤的精准切除;与超声科合作开发“穴位按摩+超声筛查”方案,提升乳腺结节诊断准确率,并借力康复医学打造“防-筛-诊-治-康”一体化模式,针对疾病进行全程管理。
从熬夜切胆囊的“拼命三郎”,到如今坐镇湖南省人民医院马王堆院区的执行院长,张超杰依旧是院内备受推崇的“男神”,每一根白发都是他为乳甲外科从0到强呕心沥血的见证。他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前人打下江山,我们就应该奋力耕耘,为年轻一代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
技术会过时,但敢闯敢拼的基因永远不会。对于未来,张超杰始终保持着未雨绸缪的前瞻性:唯有不断创新,才能让省级医院在激烈竞争中走在引领之列。未来,他要在技术创新领域继续发力,始终做行业内的领跑者,更要让湖南省人民医院乳甲外科成为“病人首选、同行认可”的顶尖团队。而今的张超杰,依旧在凌晨的手术灯下奋战,在个人科普账号上花样科普,在学术会议上激情演讲……因为在他心中,“良医”二字,永远在路上。
来源:湖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