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初,多家美媒同步披露,特朗普在高层人事上动了大手笔。曾担任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华尔兹,因为涉及“群聊门”泄密事件,被紧急调职,接替他的是现任国务卿鲁比奥。
白宫内部在经历一场大洗牌后,特朗普说出了下一届美国总统的人选,两位反华政客已然上榜。那么,白宫内部进行了怎样的变动?特朗普“钦定”的人选又有谁?
5月初,多家美媒同步披露,特朗普在高层人事上动了大手笔。曾担任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华尔兹,因为涉及“群聊门”泄密事件,被紧急调职,接替他的是现任国务卿鲁比奥。
而这还不是全部,资料显示,鲁比奥还同时兼任美国国际开发署署长、国家档案和记录管理局临时负责人,如今加上美国国务卿一职,他已是“四职加身”。同时,白宫方面明确表示,这种安排不是临时措施,而有可能长期维持。
这种情况让人想到历史上的基辛格——在尼克松和福特政府时期,基辛格也曾同时担任国务卿和国家安全顾问,如今的鲁比奥,是继基辛格之后第一个身兼这两个关键职务的人,这一安排不仅让鲁比奥在外交、安全、人道援助等领域都掌握实权,也意味着特朗普对其信任到了极致。
此外,此次人事调整的另一焦点是马斯克的“失宠”。作为政府效率委员会主席,马斯克曾因推动机构改革而受重用,但近期与财政部长贝森特的公开争执暴露了其与特朗普团队的分歧。随后,马斯克逐渐淡出白宫核心圈,转而远程处理事务,这一变化显示特朗普对“非传统”顾问的耐心有限,更倾向于依赖政治立场稳固的“忠诚派”。
更值得注意的是,当地时间5月4日,特朗普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专访时明确表示,不会寻求第三个总统任期,并首次点名万斯和鲁比奥为潜在接班人。他称这两人是“共和党内崛起的新星”,有能力延续“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政策议程。
毫无疑问,如今,鲁比奥在白宫的实权不容小觑,从掌管外交,到协调情报安全,再到涉及国际援助和政府文件管理,他已经深度介入政府运作的多个核心领域。而万斯则以年轻有为、立场保守、忠诚稳定著称,颇有“特朗普第二”的意味。
不过,鲁比奥和万斯还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典型的“反华政客”。鲁比奥在国会期间多次发表对中国不友善的言论,甚至推动过一系列针对中国企业和学者的政策,其也因此被中方禁止入境;而万斯虽然涉华言论不多,但从其对中国议题的态度看,也基本延续了特朗普政府一贯的对抗性路线。
因此,两人被特朗普点名,无疑引发了外界担忧:如果他们中的任何一位接任总统,会不会延续甚至加强特朗普政府时期的对华政策?目前来看,特朗普虽然对外口头上较为克制,但他的核心幕僚班底仍以鹰派为主,鲁比奥、万斯的崛起,不仅影响着美国内部权力格局,也可能预示着未来对外政策的延续甚至升级。
有分析认为,白宫此轮大换血,不仅是内部斗争的结果,更是特朗普在为自己退场后做“政治布阵”。自重新上台以来,特朗普的影响力依然牢固地掌握在共和党内部,在多项关键政策上,他是当之无愧一锤定音的“最后拍板者”,然而,其民调数据却略显尴尬。
多项最新民调显示,特朗普当前的执政满意度为39%至41%不等,是近80年来新任总统百日支持率的最低值,不满情绪在社会各阶层中持续升温,尤其在经济层面,福克斯新闻的调查显示,超过七成受访者对经济现状表示担忧,八成民众担心物价飞涨,过半家庭感受到生活水平下降。
在这种局势下,特朗普提前放话不寻求连任,很可能是出于政治考量,他希望把接力棒交给一个能延续其路线,但又不完全依赖其个人声望的新生力量,而鲁比奥和万斯,正是在这个背景下被推上前台。
显而易见,如今特朗普正在调整自己团队的构成,从“技术顾问”回归“政治将领”,把更多实权交给忠诚度高、政治经验丰富的人物。照这样看,虽然他个人不连任,但不排除其要打造一个“特朗普3.0”——一个不亲自出战,但能操控大局的幕后角色,综合消息来看,“特朗普2028”标志的周边商品已悄然开售,其儿子也频繁在公开场合暗示“2028年计划”。
总之,白宫此次大洗牌,不仅重组了特朗普政府的高层人事架构,也直接牵动了未来美国政治方向,鲁比奥和万斯,一个是手握外交安全大权的“实权派”,一个是拥有副总统光环的“储君式”人物,在特朗普的点名背书下,迅速站上了权力舞台中央。
对于国际社会而言,接下来的重点并非仅仅在于谁是美国总统,而是“特朗普主义”是否会延续,这将直接影响未来中美关系、全球外交局势以及国际经济稳定。至于特朗普本人,是否真的会彻底“退出江湖”,目前仍难下结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他构建的新一代政治网络中,“反华”立场极有可能仍然是主旋律之一,对此,仍需保持警惕。
来源:北大国关王勇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