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城“软硬”兼施 全力推进交通安全大升级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06 17:11 2

摘要:在清城区东城街道大学西路与长埔路交界路口,施工人员正操作划线机忙碌作业。他们在红绿灯下停车线前精心设置摩托车待行区……这一举措将有效缓解了车辆在等灯期间的拥堵状况,还巧妙避免了部分大型车辆因盲区可能引发的安全隐患,让道路通行更加顺畅、安全。

道路千万条

安全第一条

清城区大力开展道路交通安全

专项整治行动

多管齐下

为群众出行

全力构筑起坚实的“平安防线”

硬件升级:优化设施,消除隐患

在清城区东城街道大学西路与长埔路交界路口,施工人员正操作划线机忙碌作业。他们在红绿灯下停车线前精心设置摩托车待行区……这一举措将有效缓解了车辆在等灯期间的拥堵状况,还巧妙避免了部分大型车辆因盲区可能引发的安全隐患,让道路通行更加顺畅、安全。

位于清城区东城街道的广东金融学院,周边道路也迎来了交通设施升级。由于该区域日常车流量大,路口处各类大小车辆频繁穿梭,给过往群众及学院师生出行带来诸多不便与安全隐患。为此,相关部门计划在近期对该路口进行全面改造,新增路口标志标线、红蓝爆闪灯,以及大型车辆“右转必停”的相关交通标志和标线,切实为周边人群和车辆出行安全保驾护航。

在龙塘镇,一群身着统一制式反光衣的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驾驶员及行人成为夜间公路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这是龙塘镇在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中推出的创新之举。反光衣在夜间能够反射光线,有效提醒轿车、货车驾驶员注意避让,从而大大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为推广这一安全举措,龙塘镇双管齐下:一方面动员辖区企业为骑乘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上下班的员工配发反光背心;另一方面组织开展专项活动,向中老年人赠送反光衣等安全出行装备。通过这些努力,让夜间出行的群众摇身一变成为“反光侠”,告别“夜间黑衣人”的潜在危险,显著提升了群众夜间出行的安全系数。

除了为群众配备反光装备,龙塘镇还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顺利完成7条乡村公路和3座危桥的改造,为乡村公路增设安防设施长达11.5公里,并对3652盏路灯进行了精心维护。此外,还在重要路段路口增设了智慧斑马线及竖式红蓝爆闪灯,全方位打造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

软件加强:宣传教育,提升意识

在“硬件”设施不断升级的同时,交通安全的“软件”建设也在同步推进。连日来,清城交警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交通安全宣传活动,深入乡村、社区、学校等地,广泛传播交通安全知识,努力营造文明出行的良好氛围。

宣传人员紧密结合夏季道路交通实际情况,针对“一老一小”重点群体的出行特点,通过发放交通安全宣传单、开展互动问答以及组织佩戴头盔体验等多种方式,深入浅出地讲解农用车和货车违法载人、客货混装等交通违法行为的严重危害,让交通安全知识深入人心。

在高校,民警们针对新驾驶人、准驾驶人员较多的情况,创新宣传形式,通过有奖互动问答、酒精检测体验等寓教于乐的方式,深入阐述遵规守法的重要性。这种新颖的宣传方式不仅吸引了大学生们的积极参与,更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刻认识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为保障全区广大师生的出行安全,清城区各中小学持续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在东城街道莲塘小学,老师们通过主题班会,向学生科普交通安全知识,提醒他们乘坐电动车时要自觉佩戴头盔,禁止在道路上玩耍等。凤翔小学等多所中小学则在上下学高峰时段组织教师及家长志愿者,在学校门口及周边引导学生有序离校,确保车辆有序经过,为学生出行安全增添了一份保障。

此外,区教育局还联合市公安局清城分局、区交通运输局以及各镇(街道),开展了校车安全专项检查行动,对全区147所学校的429辆校车进行了全覆盖检查,并在上下学高峰时段开展路面抽查,严格拧紧校车安全“责任链”,织牢学生出行“安全网”,让学生们能够安心上下学。

清城区通过“硬件”设施的升级与“软件”宣传教育的加强,双管齐下,全方位提升道路交通安全水平,为群众的出行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部分内容来源:平安清城

通讯单位:清城区教育局、东城街道、龙塘镇、东城街莲塘小学、凤翔小学

记者:何立

编辑:刘青青

校审:邵雅莉

二审:杨峥

三审:王嘉瑶

来源:清城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