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看雨水!老话说“立夏漏天,瓮生烟”今年北方雨水会破纪录?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6 05:32 2

摘要:今儿立夏,村里地头都在唠“立夏看雨水”的老话题。老辈人常说“立夏不下,犁耙高挂”“立夏雨潺潺,好比做龙饭”,虽说现在有了天气预报,但大伙还是习惯在这天瞅瞅天、议议水情——毕竟庄稼人过日子,总跟老天爷的“脸色”分不开。

今儿立夏,村里地头都在唠“立夏看雨水”的老话题。老辈人常说“立夏不下,犁耙高挂”“立夏雨潺潺,好比做龙饭”,虽说现在有了天气预报,但大伙还是习惯在这天瞅瞅天、议议水情——毕竟庄稼人过日子,总跟老天爷的“脸色”分不开。

在农村流传的农谚里,立夏就像“老天爷的告示牌”。比如“立夏雨打墙,麦子水里泡”讲的是立夏多雨易涝,“立夏晴一日,农夫耕田不费力”则盼着风调雨顺。过去没有精密仪器,农民就靠年复一年的观察总结规律:立夏前后若连下透雨,往往预示夏季雨水偏多,得提前防涝;若降水偏少,就得做好抗旱准备。这些口口相传的老话,是好几代人“看天吃饭”攒下的生存智慧,至今听着还在理儿。

现在看立夏水情,早有了更精准的依据。气象数据显示,近十年里,立夏当周降水量超50毫米的年份,华北地区夏季发生洪涝的概率比常年高65%。而今年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气候形势更需留意——当前厄尔尼诺指数已达+1.2,历史同期偏高23%,可能导致北方夏季雨带提前活跃,出现阶段性强降雨。不过也别慌,现代气象预报能提前30天追踪雨带动向,根据最新预测,今年我国降水呈“东多西少”分布,北方需重点防范七八月份的集中降雨,但“破纪录”还需看后续天气系统变化。

不管老天爷咋“出牌”,咱种地的心里得有谱。结合老经验和农技建议,这几件实事儿得趁早做:

先把排水渠整明白。农田排水是防涝的“硬功夫”,尤其是洼地和水稻田,要确保沟渠深度不低于60公分,保证“雨停水退”。往年有农户提前清沟培垄,遇到暴雨时庄稼受损明显轻得多,这招至今管用。

选对种子很关键。今年气候特殊,建议多选耐涝或抗旱品种:比如耐涝的玉米品种根系发达、抗倒伏能力强,抗旱的小麦品种在拔节期断水半月仍能稳产。不少地方的农技站已备好种子样品,可按需领取试种,给收成上道“保险”。

多关注预警信息。每天留意广播、手机上的气象预报,特别是“农村大喇叭”的实时警报。同时也别丢了老本事,比如学会“看云识雨”——若天空出现浓积云(像层层叠叠的馒头),往往6小时内有暴雨,需及时抢收或加固农田设施。

老辈人常说:“人勤地不懒,旱涝都能办。”如今农田水利设施越来越完善,农业保险也能分担风险,咱农民的底气更足了。立夏已至,不妨煮上几个鸡蛋,和邻里聊聊种地计划——只要提前谋划、勤快打理,管它雨水是多是少,秋天总能迎来好收成。

来源:绵阳天气驿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