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与ADHD共病诊断的「五步鉴别法」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07 20:15 2

摘要:注意力涣散、过度活跃、易激惹、冲动...等等,这些是ADHD的DSM症状还是轻躁狂表现?让我们一探究竟。

注意力涣散、过度活跃、易激惹、冲动...等等,这些是ADHD的DSM症状还是轻躁狂表现?让我们一探究竟。

患者是一位24岁双相II型障碍女性,刚经历混合发作后情绪症状缓解,但仍存在注意力分散、工作组织困难、常遗忘重要事项。她通过网络了解多动症(ADHD)后询问能否使用兴奋剂改善专注力。

ADHD与轻躁狂共享多项症状:分心、多动、冲动、易激惹、话多。那么,如何区分它们呢?

传统观点认为双相症状呈发作性而ADHD呈持续性,但临床实践更为复杂——发作起止界限模糊,双相缓解期仍存认知问题,ADHD患者常见情绪气质特征,这些都与双相表现高度重叠。

风险在于兴奋剂可能诱发躁狂,故需谨慎决策。通过深度解析,您将掌握处理此类重叠症状的实用策略。

诊断可能性矩阵

单纯双相障碍

单纯ADHD

双相共病ADHD(发生率10-20%,成年后ADHD持续率约50%,实际共病率5-10%)

其他诊断

研究警示:

单纯使用ADHD筛查量表时,双相患者假阳性率高达50%。

典型ADHD症状如"白日梦"也可能是双相标志:NIMH研究发现"特质性白日梦"是区分单双相抑郁的三大特征之一。

误诊三重陷阱

1、症状重叠:DSM躁狂标准与ADHD症状高度重合

关键差异:躁狂期症状强度更高。如果症状是偶发性的,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那么它就是双相情感障碍;如果症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稳定的,那就是多动症。

诊断困境:轻躁狂症状与ADHD难以区分。

2、气质干扰

事实证明,双相情感不仅仅是一种偶发性疾病。对许多人来说,躁狂抑郁症状会影响他们的气质,这些气质差异会导致认知问题,看起来就像多动症一样。这里的问题是,气质和多动症都遵循同一时间路线。它们是终生不变的特质,可以追溯到幼儿期。气质会影响一个人的情绪、行为和思维。因此,当患者说他们总是心不在焉、做白日梦和杂乱无章时,很难知道这是多动症还是情感气质之一。

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及其亲属中更常见于四种有效气质,我将在这里用它们匹配的每种情绪来描述它们,因为每种情绪都被认为与特定的双相情感情绪相匹配。

四类双相相关情感气质:

心境恶劣型(抑郁气质)

情感高涨型(轻躁狂气质)

易激惹型(混合状态气质)

循环情感型(超快速循环气质)

50%双相患者存在上述气质,40%成人ADHD患者同样呈现类似气质特征。

3、认知损害:

双相患者30-60%存在持续性认知症状。在真正的多动症中,认知症状始于早期。它们在成年后可能会好转或保持不变,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它们不会变得更糟。在双相情感障碍中,认知症状在情绪问题之后开始,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恶化。事实上,双相情感障碍认知症状的顶级预测因素是过去的情绪发作次数。

鉴别要点

维度

ADHD

双相相关认知损害

起病时间

童年期(

心境事件后出现

病程发展

成年后稳定/改善

随发作次数累积加重

特征表现

思维奔逸/坐立不安

记忆缺损/思维迟缓

五步鉴别诊断法

等待情绪稳定:心境发作缓解4-6个月后评估

追溯童年史:确认12岁前是否存在ADHD核心症状

排除混杂因素:物质滥用、睡眠剥夺、脑外伤、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气质评估:采用TEMPS-A量表筛查情感气质

结构化访谈:使用DIVA-5或MINI-7.0进行ADHD诊断

临床困境处理

当患者同时符合ADHD诊断标准并呈现显著情感气质时:

专家观点(Nassir Ghaemi):优先考虑气质主导,多数成人"ADHD"实为情绪障碍

实践策略:

承认诊断不确定性

首选低躁狂风险药物(如可乐定/胍法辛)

密切监测治疗反应

大话精神编译,转载请联系编辑部。

投稿请联系:dahuajingshen@126.com

来源:写字楼里的健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