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奥迪全新Q5L在国内亮相了。如果你只看它的灯光特效和拉风的车身,可能会觉得这玩意儿确实“科技狠活”上身,但仔细琢磨下来,它到底是进化了,还是“演化”成了另一回事,还真得掰扯掰扯。
最近,奥迪全新Q5L在国内亮相了。如果你只看它的灯光特效和拉风的车身,可能会觉得这玩意儿确实“科技狠活”上身,但仔细琢磨下来,它到底是进化了,还是“演化”成了另一回事,还真得掰扯掰扯。
咱们先看个最直观的——尺寸。这次国产版Q5L车长直接干到了4841mm,轴距2946mm,对比海外标轴版多了125mm+的轴距,后门还长了80mm。这是什么概念?坐后排的时候能轻松盘个腿不说,还能让大人抱着孩子不磕不碰的上下车。听起来确实贴心,但话说回来,加长就真的全是好事儿?
其实熟悉奥迪的都知道,这一招他们玩得挺溜。从A4L到A6L,再到现在的Q5L,“L”就像是进入中国市场的入门通行证。你要问为什么?说白了,就是吃准了国内消费者对“大车=有面子”的执念。
但作为老司机我得说一句公道话:轴距一旦拉长,底盘设定必然得重调。你指望它还能像海外版那样灵活、有韧劲儿?那可未必了。想追求纯粹驾驶乐趣的,估计得失望。
除了“身材”上的变化,新Q5L在细节上也没少动刀子。比如门把手,从传统的外拉式变成了内嵌式,确实看着挺未来感。但实用性就见仁见智了,有些人甚至摸半天找不到开门的姿势。而且它前后LOGO居然能发光,前脸灯带直接通体亮起,再配上玻璃上能投影“quattro”的尾刹车灯……你确定这不是要变身灯光秀“移动舞台”?
这种“光污染式科技”,好不好看是一个问题,但实不实用又是另一个问题。你晚上停车倒车,后车一看你LOGO都在发光,可能以为你是夜市的移动摊位老板来了。
再说说这次最大的“噱头”:华为ADS智驾系统上线了。没错,这可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上车的“高阶智驾”之一。从雷达到摄像头,前脸下巴、翼子板全是传感器的阵地。看得出来,奥迪是真的在智能化上下了血本。
但你要说它就此成为“自动驾驶天花板”?那还真得打个问号。现在市面上这类系统,说到底大多数都还停留在“L2+”阶段,也就是说,它能让你在高架、环路轻松一点,但真到了市区或者高速变道,它还不能做到“全托管”。
而且,这还是华为系统“套件式”接入奥迪的车身平台,并非原生开发,适配、稳定性、升级节奏,全是后续用户需要“慢慢体验”的环节。说到底,这车你到底是买奥迪,还是买个“华为牌驾驶辅助壳”?
最让我“上头”的,是那个S-line的小红标——海外版Q5 S-line尾标前面会有一颗红色♦️符号来和普通版区分开,而在国产版上?拜拜了您呐,压根就没这玩意儿。是咱不配拥有,还是厂商觉得中国消费者不在乎这些“仪式感”?可你既然打着S-line旗号卖,怎么能偷这份懒?
有些人可能觉得这只是个小装饰,但对懂车、爱车的用户来说,那点“红色荣耀”,本就是热血和性能的象征。省了它,就像西装少了袖扣,表面光鲜,细节空心。
整体来看,国产Q5L确实给得不算少,车身长了、灯光足了、科技满了,连智能驾驶都来了一波加料。表面上看,它比海外版似乎“更有料”。可细细一想,它加的,是不是你真正想要的?
为什么我们聊了半天,没怎么提动力、没提底盘、也没说变速箱?因为目前奥迪在国内营销这款Q5L时,压根就不太强调“操控”这块。更偏爱告诉你,这车“够大”“够炫”“够智能”。
所以,如果你是冲着空间、配置、品牌光环去的,那Q5L这套“中式逻辑”确实可能让你满意。但如果你和我一样,心里还惦记着那个曾经开起来稳准狠的德系中型SUV,那你可能会觉得——它,变了。
要说奥迪越来越懂中国消费者,其实也对。但说它越来越“套路中国消费者”,好像也不算冤。现在的新车,玩的是套路,不是纯粹;讲的是感官,不是底子。
到底是顺应市场,还是逐步“妥协”?可能得等这台Q5L真正卖进千家万户之后,才会见分晓。
来源:闲弟说车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