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林无名男尸引热议!警方回应不涉案件,背后法律知识点你了解吗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16 22:13 3

摘要:河南信阳,固始一地树林中发现无名男尸,“约60岁偏瘦”,相关公告信息引发关注!警方紧急回应:不涉及案件,希望找到家属

河南信阳,固始一地树林中发现无名男尸,“约60岁偏瘦”,相关公告信息引发关注!警方紧急回应:不涉及案件,希望找到家属

据潇湘晨报报道称,4月14日,落款为固始县公安局胡族派出所的一则《尸源协查》通告在社交平台流传,寻找一具无名男尸的家属。

协查文件显示:2025年4月13日上午,固始县胡族铺镇三里村公路坎下树林里发现一具无名尸体,现请求协查如下:该尸体为男性,年龄约60多岁,身高160-170厘米,体态偏瘦,死亡时间15天以内。

该公告同时描述死者上身穿青灰色呢绒褂子,下身穿深色牛仔裤(无腰带),脚穿内带绒黄运动鞋。有人员失踪者或知情者请及时联系公安机关。

在一些社交平台,有网友称,未看到盖章,不确定文件是否为真。4月15日,潇湘晨报记者从胡族派出所了解到,上述尸源协查为真。

同时,值班人员介绍,男尸未涉及案件,警方旨在通过此举找到男尸的家属。

评论区中,马上有不少网友猜测:外镇的查查,春季了山里乱窜,有可能被毒蛇咬死,有一种蛇很小咬人狠毒不觉狠痛,中毒微痛不救就会死!

还有不少网友分析:人员失踪15天没有报警?可能不是本地人,怎么会死在荒郊野外?人脸识别、指纹、DNA 这些技术都没用吗?

那么,从法律角度来讲,到底该怎么办呢?

一、警方发"寻亲通告"是常规操作!

首先,根据《公安机关查找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信息工作规定》第5条规定,公安机关刑侦部门接到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的报案后,应当登记受理...

也就是说,公安机关接到人员失踪报案或发现无名尸体,应当立即开展查找工作。就像去年安徽某地发现无名老人遗体,警方通过协查通告三天就找到家属,这次通告正是警方履行法定职责的体现。

具体该怎么操作?告诉大家基本操作细节:

发现尸体后警方会先排除他杀可能(本案已确认不涉案件)

通过衣物特征、DNA比对、指纹库查询等技术手段找人

超过30天仍无法确认身份的,才会按规定处理遗体

二、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网友"破案式猜测"可能踩雷!

首先,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同时,《刑法》第291条之一也明确: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也就是说,评论区里关于"毒蛇咬死""家属不报警"等推测,可能涉及"散布谣言扰乱公共秩序"。比如,去年浙江有人编造"流浪汉被谋杀"谣言,最终被拘留5日。

并且,从更严重的角度来看,若虚构"死者系被害"等不实信息引发恐慌,还可能触犯《刑法》291条的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

正确姿势:

可提供走失人员线索(如:"最近某村张大爷穿类似衣服失踪")

避免用"肯定是被..."等确定性表述

不转发未经核实的聊天记录或照片

三、家属不认领遗体将面临后果!

首先,《民法典》第16条规定,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同时,《刑法》第302条也明确,盗窃、侮辱、故意毁坏尸体、尸骨、骨灰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所以说,近亲属对死者遗体享有管理权。若家属明知死者身份却拒绝认领,最近有可能损害民事权益!甚至也可能涉及《刑法》302条的侮辱尸体罪。

就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去年江苏就发生过儿子拒收父亲遗体,最终被法院判决强制接收并承担殡葬费用的案例。

关键提醒:

家属看到通告应主动联系警方做DNA比对

确实无力承担殡葬费用的,可申请民政救助

拒绝配合的家属可能被列入失信名单

对此,您怎么看?

下方评论区等候您的高见。

感谢点赞、转发、关注@何律普法​,我们一起交流,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来源:何律普法

相关推荐